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戏剧,打开另一扇门

2017年06月25日 02:2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戏剧教育就是舞台上的品德课。在这堂课上,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高尚道德的洗礼

  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看一看,远不如演一演来得深刻

  戏剧教育,是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今,到剧院看剧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中小学的戏剧团体越来越多。暑假将至,社会上或公益或商业的各种戏剧教育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那么,戏剧教育究竟是什么?它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生命因此而丰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尽可能丰满,让短暂的一生变得更加厚重?戏剧,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在“相约北京”艺术节期间,由美国蒙大拿大学话剧团与北京四中联袂演出的话剧《杀死一只知更鸟》正式上演。当单纯的孩子们在舞台上激情表演之时,他们不仅是在用嘴背台词、用肢体模仿人物,作品传递出来的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了他们的心灵。

  在中国,戏剧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渐被认识。“这些年来,我们的确看到戏剧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把自己变成剧中的某一个人,这种角色的体验,特别是这种情感的体验,与一个只被动听老师讲解的学生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戏剧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的形式。”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我们努力让戏剧能够丰富孩子们的人生起点,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的成功。”

  在北京四中,话剧演出几乎已成为每个班级的“必修课”。在戏剧的“课堂”上,孩子们的生命体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最初领会话剧可能有点困难。因此,在排演之前,在分配角色之前,我们要做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果是历史剧的话,我们会要求同学们了解这段历史,对每个角色做出人物评价和分析。经过对人物角色和历史背景的用心领会,然后再去呈现,这个角色才是有生命力的。”北京四中老师孙悦说。

  长期工作在少儿戏剧一线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杨成对此颇有感触,他说:“戏剧不只是让孩子站到舞台上背台词、唱歌跳舞,或者演什么样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体会到每一个角色背后的人物命运。在假定的空间里,理解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这其实是一个了解自我、了解他人的过程。”

  “感谢戏剧,让我看到了世界的样子。戏剧,就像春雨一样滋养了我的心灵。”回顾自己三年来的业余戏剧生活,北京四中初三年级的学生郑涵昀发出感慨。在北京四中,同学们对戏剧表演充满了巨大的热情,他们排演的戏剧甚至走出国门,走到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许多孩子也因此走上了专业道路。

  舞台上的品德课

  戏剧教育,到底在教育什么?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谦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唐烨说。

  “中国文化有这么丰厚的老底子,很多故事都可以改编成戏剧,这些故事往往彰显了勇敢、善良等品质。”杨成说。

  “从剧本到舞台,需要孩子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戏剧参演是一种对意志力的磨炼。”北京四中老师于鸿雁说。

  “戏剧表演让孩子们解放天性、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逐步养成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陈利说。

  可以说,戏剧教育就是舞台上的品德课。在这堂课上,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高尚道德的洗礼,磨炼着意志品质,塑造着完善性格。

  经过大量戏剧教育实践,陈利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戏剧活动的编、排、演过程中,体悟到了艺术家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提升了文化解读能力,更在亲身体验中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与人沟通,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如何理性思考未来、科学规划未来。不论是话剧团的小演员,剧务、场记、摄影等学生工作人员,还是观看话剧表演的学生观众,都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他们褪去自卑和羞涩,更加懂得团队协作,懂得坚持,逐渐走向成熟与从容。

  “你说你是为梦想,所以你可以付出自己休息和学习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几句台词;你说你是为梦想,所以你可以忍受外界不理解的目光,专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你说你是为梦想,所以你可以在听到导演要求删戏的时候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却含泪点头;你说你是为梦想,所以你才可以在我们和你聊起有关话剧的话题时不自觉地微微一笑,然后淡淡地说一句:‘值得’……人生,总要有点追求。——观剧学生罗茜。”这位同学吐露的心声让人欣喜,也让人感受到戏剧教育对孩子心田的滋润。

  文化交融有捷径

  戏剧的舞台,为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新通道。

  去年夏天,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8个美国孩子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观众演绎着《刻舟求剑》《班门弄斧》《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让人拍案叫绝。“去年7月9日,作为第六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部小剧场剧目,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美国米苏拉儿童剧院和美国蒙大拿大学孔子学院共同打造的美国版‘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在北京首演。”杨成告诉记者,一个美国儿童剧院用中文演出一部中国儿童剧,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都说中文难学,但是戏剧表演却打破了这个“规律”。“8个美国男孩儿演21个角色,整整一个小时的舞台表演时间,我们只用了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全部排练。”杨成的介绍让记者感到不可思议。

  这恐怕就是戏剧的魔力,当小演员完全沉浸在剧本故事中时,感官和潜能都被充分激发,语言障碍被轻松跨越。戏剧表演的成功也进一步增强了外国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据美国蒙大拿大学孔子学院美方院长陈苏寒介绍,在美国,有的孩子觉得汉字特别酷,有的孩子喜欢中国功夫,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学习中文的孩子不在少数,但中文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很难深入掌握。这次排演中文戏剧,让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明显加强。

  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看一看,远不如演一演来得深刻。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针对青少年的戏剧教育恐怕是一个绝佳的手段。

  “艺术是共通的,有了语言和戏剧的互相作用,孩子们对不同文化艺术内涵的了解会更深,也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陈苏寒认为,此次合作教学对中国文化传播有了新的启发。记者了解到,在剧中饰演南郭先生、子路和鲁班等角色的美国孩子蓝森,已经开始了对中文的系统学习,他还决定,未来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作者李 哲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