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最艰难决策:1945年底出兵争夺东北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毛泽东的最艰难决策:1945年底出兵争夺东北

2007年06月06日 15:40   来源:人民网   


    延安,秋风夜雨,淅淅沥沥的,天气凉得很。回到延安的毛泽东披着一件衣服,端着麻油灯看墙上的地图。他分析了苏美中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苏联斯大林不会容许东北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罗斯福也不会容许东北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蒋介石的大部队到达东北还需要10天左右时间,还没有起运呢。

    在他回到延安的5天后,他得知苏联不允许蒋军在大连旅顺登陆,蒋军必须走北宁路。北宁路山川地形特殊,西为高山,东为大海,南北一线狭长,一直到锦州。这个地形我军完全可以利用。蒋军走辽西走廊,我们就可以用武力阻止。这就给我军围歼蒋军创造了机遇。如果,蒋军强行在南满海岸登陆,我军也要坚决阻止。目前必须改变中央在东北的分散方针,前一段把部队分散到东北各地的做法要停止。我军主力必须要集中“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他电示彭真:大连为自由港,苏方已拒绝国民党军登陆,旅顺亦不许登陆,蒋方可能从营口、锦州试探登陆,还可能从安东等处试探。“蒋军从秦皇岛登陆,向山海关、锦州攻击前进,是必然的。除令各部兼程急进,胶东方面星夜海运,并令林彪急至沈阳助你指挥作战外,望你就现有力量加强训练,并动员民众坚决阻止登陆,争取时间。”同日,毛泽东又电示彭真等人:“在东北登陆及从任何方面进入东北之蒋军,望坚决全部消灭之。凡我到东北之曾克林、万毅、萧华等部队,须迅速集中,加以补整,全力消灭蒋军。除早已分散者外,不要再分散。此刻,我军需集中作战,暂时不能分散。”

    枣园秋风萧瑟,树叶飘飘落地。毛泽东在窑洞里看着地图,琢磨两个方向,一个是北宁路方向,一个是在安东至大连方向,这两个方向是东北的大门,是东北局的主要方向,坚决歼灭一切上岸的蒋军。10月19日,他在修改中央军委关于目前东北发展方针时加了一段,指示东北局:“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目前我在东北的工作部署,应该是全力加强辽宁、安东二省的工作,守住东北的大门,争取时间,以便开展全东北的工作。对于北满、东满暂时只派少数人员及后到的少数部队前去开辟工作。”

    他的意图是在这两个大门前消灭蒋军,我军进入东北的都是老八路部队,是有战斗力的。不能不战而退,不能自动放弃辽宁、安东大片领土。必须用枪杆子较量一番。至少也要造成对抗,以利谈判。10月23日,他又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万一不成,亦造成对抗力量,以利将来谈判。”10月24日,关于东北我军的部署,他电示彭真,“俟大批干部和军队到后,除仍以旧辽宁省及热河为第一位部署力量外,对旧吉、黑二省首先是吉林省各重要城市迅速布置相当力量,甚为必要。”

    刘少奇见毛泽东改变了对东北的方针,坚持以我军的力量独占东北,他以高度的党性和责任心,坚决服从,尽心尽力协助毛泽东调兵遣将,加快部署,力争先机。毛泽东由于长时间过度紧张,一度病倒住院后,许多电报仍由刘少奇起草,送交毛泽东阅审修改后发出。毛泽东在医院起草的电报则批:“请少奇斟酌发。”毛泽东的思想高度紧张,他的手心直冒汗。到现在,我军部队到达东北的数量还很少,还不成气候。形势不等人呀!10月25日,他给陈毅、黎玉、罗荣桓、李作鹏(山东军区参谋处长)发出指示:要他们山东部队渡过渤海开赴东北与在津浦路上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同时并重。其中,渡海是最急的。请陈毅、黎玉衡量入鲁的新四军部队到达的情况及当面敌情。如果新四军到达的多,而蒋军又不甚紧,是否可令渡海往东北者抽出先去?请罗、李精密组织渡海,务使每日不断,源源北运。山东应出之兵,请分别陆行、海运,下月必须出完,并全部到达辽宁省。那边需用至急,愈快愈好。

    蒋介石要在6个月内消灭我军。毛泽东考虑,你要在6个月内消灭我,我要在6个月内粉碎你的进攻。这就叫针锋相对,寸土必争。10月28日,他给东北局彭真电:“蒋已展开80万军队向我华北、华中进攻及准备进攻东北,我党我军决心动员全力,控制东北,保卫华北、华中,6个月内粉碎其进攻,然后同蒋开谈判,迫他承认华北、东北的自治地位,才有可能过渡到和平局面,否则和平是不可能的。”

    他的目标就是在给重庆中共代表团的指示中说的:“东北、华北、苏北、皖北及边区实行孙中山民选自治,不得委派人员。”这“四北”外加边区就是半壁江山了。这也是毛泽东和平谈判的底牌。

    毛泽东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衡量国共两党两军的实力,认为到1945年年底是战略展开的关键时期。10月30日,他在给胡锡奎和热河分委并彭真的电示中说:“本年两个月内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望动员热河全党全军紧张工作,一切为着粉碎蒋介石向热河进攻之总目标而努力。”

    10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进入东北的部队组建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吕正操、李运昌分别为第一、第二副司令员,萧劲光为第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真、罗荣桓分别为第一、第二政治委员,程子华为副政治委员。彭真又向中央反映了周保中和伍修权应该任职的意见。11月2日,中央又复东北局“同意周保中为第四副司令,伍修权为第二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