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完成十架以上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试验

2019-07-22 09: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22日讯 近日,命名为“测试任务112”的无人航空器组网遥感科学试验在天津市宝坻区无人机验证基地完成,十一架三种类别的轻小型无人机陆续起飞。

无人机按顺序陆续起飞

  通过视频可以看到,一架飞艇在北京密云基地同时起飞。总共十二架无人航空器按照预设遥感任务和规划飞行航线开展区域组网和远程组网遥感演示,验证的科目包括多机组网遥感、多机组网链路和数据通信和态势显示、遥感图像实时局地和云端回传、航空器远程卫星接管、一站多机自主起降、遥感数据迅捷处理和特征现场信息提取等功能。  

 

 
 

 

  从以下现场组网飞行三维飞行态势图可以看到,十架无人机在有限的实验空域分5个不同高度、不同区域开展可见光、红外遥感作业,一架无人机单独开展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作业,另一架飞艇在100公里以外开展可见光遥感作业。地面控制台和远程指挥中心分别实时接收来自无人机和飞艇的可见光、红外遥感视频图像回传。其中一架携带遥感数据返航的无人机是通过卫星远程接管,沿着验证场狭窄的跑道中心线自主降落。设在异地的远程指挥中心云端管控系统全程监视评估遥感任务执行情况。

临场组网通信系统提供实时无人航空器组网飞行三维态势图

现场科技部专家分析实时回传遥感影像

远程指挥中心云端管控系统全程监视评估遥感任务执行情况

  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项目研发团队在中期进展评估试验。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牵头,中科院电子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军研究院、中测新图公司、中科院长光所、中电科第7、38、54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21家单位参加。项目目标是面向需求,突破多元平台组网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组网观测硬件设备系统和规划调度与安全管控系统,实现资源优化、规划调度、产品和服务等协同一体的区域组网,构建融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为无人航空器空港的组网观测体系,具备常态化服务的能力。

  科学技术部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检查了科学实验,对实验进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区域遥感任务,开展十架以上多类别无人航空器多载荷组网遥感科学实验。

  近几年来,无人航空器遥感在环境保护、灾害应急和国土安全应用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长。通过一定规模的无人航空器组网遥感,可以拓展覆盖面积、提高监测时效和加强特征识别等,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次中期测试主要利用轻小型无人机开展组网遥感测试。研发团队下一阶段研发和测试还将包括长航时无人机、浮空器等其它平台和更多不同载荷的组合组网遥感并面向大区域真实场景的应用。

【责任编辑:陈梦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