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股市 > 正文
 
瑞银17亿入主北京证券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9月24日 09:34
牛丽静
    在重组后的新公司中,瑞银集团持股比例将达20%,这使得瑞银集团成为北京证券的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股东;与瑞银集团同时进入北京证券的还有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但目前各机构持股比例不详。

    又一条国际投行“大鳄”随着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证券)的重组浮出水面。

    《财经时报》独家获悉,瑞银集团(UBS)重组北京证券的方案已获国务院审批通过,现已进入重组公司董事会的程序。

    知情人士透露,瑞银集团将出资17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证券3亿股份,在重组后的新公司中,瑞银集团持股比例将达20%,这使得瑞银集团成为北京证券的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股东。

    尽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北京证券及瑞银集团的正面回应,但《财经时报》从两个以上的消息渠道已经获得证实。这将是中国首个通过直接“收购”而获得国内证券综合业务牌照的外资公司,标志着外资入主中国证券公司的限制再次被打破。此前,高华证券虽也获得综合证券业务,但高盛实际控制该公司却是通过间接的方式。

    至此,北京市政府旗下的两家证券公司——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的重组都交给了市场化主体,前者由本土券商中信证券主导,后者则由外资投行操刀。

    高溢价介入

    瑞银集团在中国首家取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两年前,它因投下QFII第一单,在中国资本市场声名鹊起。今年4月,瑞银集团联手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借壳中融基金,成立名为“国投瑞银”的合资基金公司,瑞银集团凭借此役,成为第一家持股比例上摸49%——合资基金公司外资股权政策上限的外资金融机构。

    同在4月,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费冠恒(John Fraser)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曾预计,20年内,中国将成UBS最重要的市场和收入来源。

    此次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收购北京证券3亿股权,收购价格按此折算为每股5.7元。据透露,原始股每股定价为1元。瑞银集团每股付出4.7元、总计14亿元溢价,将用于填补北京证券所欠下的个人债务窟窿,包括被挪用的客户保证金等。

    北京证券亏欠的机构债务,将由清算后的北京证券资产来清偿。据闻,机构债务的清偿率不低。

    北京证券2004年年报显示,其净资产为4.77亿元,亏损1.6亿元。

    不同的两种模式

    北京证券重组异常复杂,具体是通过收购存量股权、还是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完成此次收购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与瑞银集团同时进入北京证券的机构,还包括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瑞银集团熟悉的合作伙伴——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目前各机构持股比例不详。

    瑞银集团如此高价介入北京证券,意在通过“买门票”的方式进入逐步开放的中国证券市场。

    此前,采用相同方式的还有国际一流投行高盛。2003年底,高盛拿出3.8亿元人民币参与濒临摘牌的海南证券重组。随后,高盛向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家方风雷等6位自然人提供了商业贷款,此6人再联合联想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高华证券,注册资本10.72亿元。其中,6个自然人出资8亿多元,占高华证券四分之三股权。

    2004年12月,高盛与高华证券联合成立高盛高华证券,高盛拥有高盛高华证券33%的股权。高盛其实为高华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两家证券商的实际控制人,高盛也间接取得了中国综合类券商牌照。

    高盛与瑞银集团进入中国证券行业的区别在于,高盛被认为是曲线“救国”,而瑞银集团则是以公开形式、直接入主中国综合类证券公司。

    低潮是收购良机

    中国股票市场连续五年的熊市,使得大量中国本土券商问题叠出,其经营状况更每况愈下,这为外资券商进入中国提供了良机。

    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协调人傅德礼曾表示,入主中国证券公司的道路并不止一条,但通过收购即将破产的券商比较可行。

    高盛和瑞银集团以如此高的代价迫不及待地控股中国的证券公司表明,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及证券业的发展非常乐观。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投行都在跃跃欲试。相比之下,本土资本,包括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对券商重组的态度更为消极和被动。

    在证券行业有一种感叹,“现在,中国最贵的是石油和煤,最便宜的是金融股权”。

    如果引入太多外资,本土资本将在中国证券行业的未来发展中丧失主动性。国际知名券商进入韩国、日本和台湾后,实力较强的本土券商所剩无几就是佐证。
 
来源:财经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