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证券 > 要闻观察 > 股市要闻 > 正文
千呼万唤始出来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入倒计时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1月08日 08:02
傅光云
    日前,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小组就贯彻《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该工作组长、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明确指出,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相关各方齐抓共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这充分表明,呼唤已久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问题的解决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早在年初,国务院责成证监会、国资委牵头,银监会、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成立了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小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研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质量的措施。

    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工作小组半年多的调查研究之后,终于有了这次动真格的措施。六部门表态要协作共管,切实共筑监管协作机制。

    六部门具体落实措施如下:1、证监会将尽快研究解决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突出问题的措施,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上市公司监管协作机制;2、国资委与证监会密切配合,确保国有控股股东2006年底前全部偿还侵占的上市公司资金,新发生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对直接负责人给予撤消职务的处分;3、银监会要建立对经营业绩差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淘汰机制,严厉追究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的经济、法律责任;4、公安部要推动《刑法》修正案的修改,提升证券犯罪的移送查处效力,协助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5、工商总局将着手进行信息共享软件系统建设,提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信息,及时通报年检中发现的抽逃资金、虚假财务报告等情况;6、税务总局将及时通报税务机关查处的上市公司涉税问题。

    业内人士如何看待政府的这次行为?它将对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一种对公众投资者负责任的做法,是对长期困扰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问题的深入彻底解决。”浦东发展银行的周先生表示,国家选择在2006年底前解决国有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并明确规定,新发生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对直接负责人给予撤消职务的处分,一方面是国家对公众投资者表的一个决心,也是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一个表率。另一方面,它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为股市规范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长远来看,联合这么多部门落实对《意见》的实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仅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来说也十分有利。”海通证券宏观政策研究的研究员李明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意见》及其落实实施博得了众多好评,但也有不少业内表示了其担忧。浦东发展银行的周先生表示,国家出台《意见》并进行落实出发点是好的,但证券市场的监管问题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监管问题,它涉及到法律、税收等多个部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所有的相关部门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碰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其效果就难以乐观了。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于我们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主要产品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