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甲方乙方 > 正文
 
新股上市打开机会之门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6月20日 07:40
    昨日大盘低开高走,一度下探至1544点,最终以1586.29点报收,呈现大幅震荡格局。而第一只全流通的新股———中工国际以7.4元的发行价,最高冲到50元,成为当日盘面的最大亮点。我们认为,以中工国际为代表,市场的高成长性足以抵消加息等负面影响,在机构资金仍然充裕的情况下,大盘仍可谨慎看好。

    高成长抵消负面影响

    周一大盘在经受了存款准备金上调的洗礼后低开高走,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负面消息的影响,而中工国际的成倍上涨,更是提升了整个市场的估值预期,后期大盘仍有望走好。深入研究发现,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股市涨跌与宏观紧缩联系起来。对美国股市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加息与股市走势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利率提升带来的上市公司经营成本上升,被经营利润的快速增长完全抵消,这一点在中工国际这种高成长公司上更容易表现出来。

    由于中工国际的合同储备比较丰富,已签订待执行的合同金额达4亿多美元,与业主签署合作备忘录待落实合同金额约9亿美元,此外,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备案项目200余个,其中正在重点跟踪20多个,这些为公司未来成长性带来良好的预期,使得二级市场迎来了丰富的机会。因此,从价值投资角度看,我们更没有理由低估上市公司的潜力。中工国际的上涨无疑表明,正在顺利推进的股权分置改革,已经为我国股市奠定了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而这一制度演进所激发出来的价值增长动力,是每一位投资者都不能轻易忽视的。在全流通第一大股———中国银行低开高走的预期下,后期大盘在震荡后依然有走高的潜力。

    机构资金仍然充裕

    虽然股市的快速调整让很多机构变得谨慎起来,但资金流向依然有利于股市,蓝筹股成为大资金在调整市道的首选品种,也支持后市出现恢复性上涨。第一,目前每月有200亿资金投向市场中的蓝筹股。从4月19日国投瑞银核心价值基金成立以来,不足3个月的时间内,有15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先后成立,成立总规模超过800亿元,这些基金都处在建仓高峰期。假设这些新发基金按照平均速度建仓,3个月达到70%左右的股票仓位,则总入市资金规模达到560亿元,平均每月建仓规模高达187亿元,高峰期每月可能会接近或者超过200亿元。也就是说,资金面是相当充裕的。

    同时,尽管目前市场总体估值水平已经偏高,但是,实际上,真正对A股市场价值中枢起到支持作用的股票也就占到3成左右,这批股票2006年的动态市盈率仍然低于20倍,投资价值依然突出。因此,虽然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以个股分化为主的结构性调整将成主流,但在当前市场总体强势背景下,努力挖掘上市公司的高成长无疑更能得到市场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半年报预增板块中可能的高增长股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大盘短期内还难以深幅下跌。

    策略应该变激进为稳健

    随着股指进入整固阶段,我们在机会把握上也要本着理性的策略,以稳健为主,切忌追高,才能把握住本轮牛市的中长期机会。我们认为,值得看好的板块是中报预增个股。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股价是否具有上升空间或者说估值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涉及两个因素,一是基本面是否优异,二是股价是否便宜,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有时候甚至股价是否便宜更具有实战操作价值。正因为如此,对于市盈率高达40倍甚至更高个股,我们认为其股价再度上升空间有限,目前已悄然“沦为”市场的“鸡肋”,应该坚决抛弃。

    另外,以下两类个股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一是利润持续释放的房地产股,二是因成本优势开始显现,有望获得更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个股。当然,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周期,甚至在一年之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增长动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