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证券 > 要闻观察 > 观察评论 > 正文
三大银行股改: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改革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0月10日 14:41
王智
    在“十五”期间,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标志,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从而正在给中国经济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腾飞被人们视为一种奇迹,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愈来愈感到,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而多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也为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提供了可能。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业改革终于在“十五”期间迈开了大步。

    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讲,防范和化解风险无疑是改革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中心,改革的设计者们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部署。

    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至此,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框架的金融监管格局初步形成,确立了中国对银行暨信托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有效提升了金融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开始走向前台。2004年元旦的前一天,中国政府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

    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没有国有商业银行的贡献,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如此迅猛;同样,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化解其自身的风险,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很大的。

    正因为此,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被称为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此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以往不同,其目标是要使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现代的商业银行。

    2005年4月,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也加入了股份制改革的行列。三家国有银行的股改可谓工程浩大,在顺利完成财务重组之后,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了前提。

    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不仅有利于银行经营水准的提升,同时也使国家注资得到增值。以建行为例,两家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为认购建行股份,共斥资39.66亿美元,这笔交易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今年10月,工行即将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继建行之后明年中行将实现境外上市,农业银行的股改方案也在不断修订之中。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必将是“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壮丽的篇章之一。

    就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如火如荼的同时,另一场在广袤的乡村中进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也热火朝天地展开着。

    农村信用社在2003年启动8省市改革试点之后,短短两年时间改革的脚步就遍布全国各地,一大批新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横空出世,农村金融正以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之前,农村信用社一方面严重资不抵债,另一方面却承担着全国83%的支农贷款任务。为了完成好这场关系到“三农”前景的改革,仅改革方案制定就历时8年。

    最终出台的改革方案有两个看点,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将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这是对以往中央垂直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

    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改革的效果也很快显现。通过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下的农村信用社都找到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有效的产权结构和组织模式。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结束连续10年亏损的历史,首度实现盈利。

    金融业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让原有的金融机构脱胎换骨,更重要的是为此后出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从单一盯准美元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项事关国家利益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民币汇率改革一直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和外贸总额不断增大,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上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很多重要的贸易伙伴要求,中国应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同时,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今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正当其时。

    这次人民币汇率改革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长期周密论证,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

    消息一经宣布,就受到国际舆论普遍赞赏,认为中国此次采取措施充分彰显了中国政府驾驭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而且中国汇率调整,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是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不仅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经济的成长。

    新的汇率机制实行两个多月以来,各方面运行都比较平稳,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开始努力适应具有灵活性的汇率机制,汇率升值单边预期也逐渐转向双向波动预期,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日渐巩固。

    好戏连连,精彩不断。“十五”期间,盛装出场的金融改革,为中国经济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
来源:经济日报
关于我们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主要产品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