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盘后分析 > 正文
 
新基金在市场低迷时暗中建仓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6月19日 10:02
    随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上周末沪深股指出现强劲反弹,使上证指数出现1.48%的周涨幅,但成交量出现较大萎缩。在统计的80只基金重仓股中,平均周涨幅1.98%,换手率7.86%。其中上涨的59只,涨幅在5%以上的有29只,主要是以G招行、G万科A等为代表的金融地产股,以G茅台、G五粮液为代表的酿酒类个股;下跌的有19只,其中跌幅超过5%的仅有5只。

    虽然沪指在调整了近200点后有所反弹,但从基金主要龙头品种的表现和成交量来看,判断目前市场真正企稳显然还言之过早。首先,从基金重仓股的表现看,金融、房地产、酒类等前期强势板块均早于大盘率先调整,从调整时间和空间来看,均有反弹的要求。其次,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虽然金融、房地产等板块中的部分龙头股票在连续调整后估值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由于目前仍是基金等机构调仓换股阶段,处于主力资金缓慢回补的过程,因此基金迅速拉升这类板块的可能性不大,而周边市场同类板块的调整也对其表现有所制约。

    第三,从本轮行情的"领头羊"中国石化的走势来看,上周的表现属于连续下跌后的反抽,能否有效企稳还有待观察。近期不少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出现大幅的上扬,显示目前市场投机气氛较浓。因此,作为调节市场节奏的龙头品种,中国石化显然再次充当了主力资金打压投机、控制上涨节奏的工具。因此,市场能否真正企稳仍要看中国石化近期的表现。

    从近期基金的投资思路来看,不少基金特别是新发行的达百亿规模的基金,对一些具有投资价值但尚未被充分发掘的行业个股,包括部分适合大盘基金投资的大盘蓝筹股进行了吸纳。由于中国石化在近期出现强势拉升的可能性较低,股指反而会以一种时间换空间的趋势来运行,以配合部分新基金的建仓。
 
来源: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