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机构市场前瞻 > 正文
 
B股:率先出现头部迹象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2月13日 00:00
特约作者 郑旻 发自上海
        

    上周沪深两地B股市场大幅震荡,上周一大涨而上周四大跌,上证B股综合指数周跌幅为1.07%;深证B股综合指数则收红,周涨幅为3.71%。由于此轮行情的上涨由上海B股市场引发,深圳B股市场只是跟风而动。因此,对上证B股指数的研判更具意义。

    从技术图形上来看,上证B股综合指数的周线已出现了阶段性头部迹象,上档抛压非常沉重。从基本面来看,也是如此。本轮B股的上涨刚开始是由补涨引发的。

    A股综指大涨了1个月后,B股纹丝不动,A、B股差价被拉开后,B股突然被投机资金拉起。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B股的补涨还有一定道理的话,随后在市场传闻的烘托下进行热炒就有点失去理智的感觉。

    在行情后期,上海本地A股的上涨几乎停止了。市场对资源类个股的追逐导致冷落了这些业绩不佳、也无资源概念的本地股。而此时B股突然异军突起大幅炒作,惟一的理由就是A、B股差价很大。

    诚然,B股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被合并入A股市场,但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漫长的等待。要知道A、B股合并的先决条件是人民币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根本就是没有时间表的。也有人提出B股可用被收购并注销的方式退出。不过B股上市公司大部分缺乏现金流,如何收购是一个问题。况且即便用收购的方式,公司也不可能出高于目前几倍的价格来收购,能高出10%已经很不错了。为了那虚无缥缈的10%的收益,去冒100%的不确定性,完全是一种博傻行为。

    于是,B股市场的上涨其本质就是将几年内才会消失的A、B股差价并到几天里消化掉,显然是不合逻辑。尤其是上周前半周,B股市场垃圾股毫无道理地拼命猛涨,这就是行情进入尾声的标记。

    当然,笔者在否定B股整体市场机会的同时,是肯定该市场的个股机会。对于部分拥有土地等资源的上市公司而言,其A股也受到基金的追捧,它们的同类B股折价率更高,这样的B股还是值得投资的。但这类B股占的比重很少,且由于近期的大涨,它们目前也不是长期投资的最佳买入点。

    综上所述,B股市场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头部迹象,由于A股大盘后市会有所反复,高点仍将出现,则B股也不可能直线下跌。B股投资者应把握好股价震荡的机会,寻找高点出局,此处不宜加仓,更不宜追涨。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