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机构市场前瞻 > 正文
 
转型市场首选红利股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2月13日 00:00
记者 钱政宜 发自上海
        

    自2005年12月6日到2006年的2月10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在众多利好消息促进下,上证综指上涨超过200点,涨幅达到18.85%。

    对此,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近日发表的一份投资策略报告显示,2006年A股的投资主题将是"转型",在这样一个转折时期,波动性低而收益稳健的红利股将成为公司重点关注的投资对象。

    该份报告显示,2002年开始的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由于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市场容量的限制,"转型"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同呼声。作为经济子系统的证券市场,正日益深刻地受到这场转型的影响,市场将提前反映制度的改良和生产效率的改进。同时,中国股市自身的转型也正进入高潮,市场将处于牛熊交替的敏感时期,很可能出现明显的短期波动。

    在这种敏感的转型时期,光大保德信在选股上将重点关注那些收益稳健、波动性小且能够带来长期持续收益的红利股投资。

    根据光大保德信的内部研究表明,高分红类股票在收益和风险方面均表现优秀。

    统计显示,高分红类股票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都高于非高分红类股票,且其幅度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而来自保德信金融集团的研究也表明,高分红股票(股息收益率大于2.3%)的风险以及股价波动要远远小于中等分红股票(股息收益率介于0.01%和2.3%之间)以及不分红股票。光大保德信内部将红利股组成的投资组合与同期上证指数、上证180指数表现进行了对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分红股票组合的表现远远好于同期市场其他的指数。

    光大保德信投资策略报告还指出,去年12月颁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中强调:3年内未有分红的上市公司不允许再融资。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促进上市公司分红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分红派息,红利股的数量、上市公司分红的力度和比例将会大幅度改善。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