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证券 > 行业透视 > 行业研究 > 正文
手机行业中报集体报亏
电子业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09月05日 10:26
吕东
    本周,手机板块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各自的2005年半年报。而这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无一不受到较大的冲击,波导股份、ST科健、夏新电子等众多手机类上市公司2005年上半年业绩均交出了亏损的半年报。手机类上市公司在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后,在2005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2002年及2003年曾是我国内地手机行业大发展的两年,也是手机类上市公司取得骄人业绩的两年。以夏新电子、波导股份等为首的上市公司高额的每股收益曾令其余各家上市公司为之羡慕不已。夏新电子2002年创造的每股收益1.69元的纪录,也成为了手机类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一个顶峰。 

    但辉煌的业绩背后,却难掩国产手机企业发展的“硬伤”。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使得国产手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与国外手机长期抗衡。国产手机缺乏高端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大多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利润率可想而知。此外,手机市场近年来竞争异常激烈,犹如当年的家电价格战一般。价格战的后果是整个手机行业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的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由2003年的60%迅速下滑到40%,到2005年前5个月继续下滑到了34%。与此同时,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外品牌保持了上升势头。上述种种弊端在近两年愈发显现出来,并直接严重的影响及阻碍着手机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和发展。行业的下滑使得自2004年起,各家手机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开始出现了波动,而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2005年半年报披露中更加明显。

    本周,手机类上市公司集体发布200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ST科健、波导股份、夏新电子等一批国产一线手机类上市公司无一例外地推出了亏损半年报。以手机类上市公司龙头的波导股份为例,尽管公司2004年手机销量达到1364万台出口达到337万台已跻身全球十大手机厂商之列,但产品毛利率的下降也使得公司业绩不增反降,波导股份迎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200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440092.98万元,同比下降5.57%,而这已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05年1-6月,波导股份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累计达10654.4万元。

    波导股份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由于国外品牌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渠道建设,致使公司原有的销售渠道优势有所减弱;而随着国家手机行业核准制的实施,国内新兴品牌不断增多;再加上“黑手机”对国内手机市场产生的巨大冲击,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遭到了多重挤压,价格竞争愈来愈惨烈。

    波导股份所遇到的市场风险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半年报也均体现了出来。本周,东方通信、ST科健、夏新电子等多家手机通信企业也同时发布了各自亏损的半年报。东方通信2005年1-6月净亏约6290万元,而ST科健在本月刚刚宣布2004年巨亏15.2亿元后,再次宣布2005年半年亏损3112万元。曾经的每股收益龙头企业夏新电子则在2005年上半年也出现了5757.06万元的亏损。

    手机类上市公司业绩的集体亏损,也直接影响这一板块的市场走势。目前,手机板块的股票出现了普跌的走势,多数公司股价都已经跌破或者接近每股净资产。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手机类上市公司在2005年集体遭到了市场萎缩、份额下滑的沉重打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手机企业获高额利润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国产手机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水货手机冲击、持续新增产能难以消化已成为制约手机企业持续发展的三大障碍。手机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而手机板块的调整仍未结束,市场惯性走势可能使得这一板块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在下半年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
来源:证券日报
关于我们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主要产品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