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投资分析 > 正文
 
(聚焦)双鹭药业 研发能力促成长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19日 18:02

  龙跃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背景下,生物技术行业面临发展机遇。分析人士认为,在两市生物技术类个股中,双鹭药业由于在研发方面的较大优势,未来可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研发能力显然是其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而新产品推出的数量则是研发能力的现实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双鹭药业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巨田证券王雪松表示,公司的科研投入近几年开始收获:2004至2005年公司推出了近20种新产品,2006至2007年还将有20多种新产品上市。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等领域,市场空间比较大,新产品增量的堆积将成为公司快速增长的主要后盾。

  长江证券研究所段炼炼也指出,一季报显示,公司已完成新型复合α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氨酚曲马多的临床研究总结及申报生产工作,一类新药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和尿酸氧化酶即将被批准临床研究,长效立生素的中试和部分药理、毒理研究工作已完成,新型重组乙肝疫苗即将申报临床研究。

  营销能力是投资者考量生物技术类公司优劣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对此,段炼炼指出,公司销售状况正在改善。首先,在销售模式上,公司一方面仍和各区域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在某些产品的销售上此种模式也比较适合现阶段的公司;另一方面,公司对于重点产品(例如即将上市的新型干扰素),雇佣在专一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产品经理,并通过自身销售队伍对医生进行学术培训,进行医院销售。其次,在销售区域的拓展方面,公司在站稳中南、华北两大区域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其他地区,从2005年和2006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区域拓展对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出于对公司营销改善和研发实力的认同,分析人士指出,公司业绩在今、明两年将实现高速增长。银河证券刘彦明预计,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分别为14880万元和220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48.5%;净利润分别为4563万元和728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6%、85.1%;每股收益分别为0.55、0.88元。鉴于公司业绩将进入新的增长期,他认为公司股票目标价应在19元。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巨灵信息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