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中报年报点评 > 正文
 
(读年报窥未来)山东基建仍有望保持增长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13日 11:31
    分析人士认为,在2005年实现了较快增长的山东基建(600350),受益于车流量的增加、维修费用的减少和收费标准的有利变化,2006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预计今年通行费增长15%以上

    2005年年报显示,山东基建2005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575.8万元,净利润6857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74%和10.46%。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包括车辆通行费和石油制品销售收入,其中车辆通行费收入201850.5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7.17%。公司两块主要资产济青高速和济南黄河二桥贡献了公司通行费的90%以上,其中济青高速公路收入158850.9万元,占车辆通行费的78.69%;济南黄河二桥收入25859.8万元,占车辆通行费的12.83%。

    不断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和优良的区位优势,将给车流量的提升和收入增长带来持续的增长和带动作用。山东基建的路桥资源集中于高速公路大省山东。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位,仍旧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公司两块主要资产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两个经济活跃地带的交界处,经济活动频繁。济青高速作为贯穿山东的“工业走廊”,是连接东部沿海出口与内地的重要线路,公路沿线贡献了山东省GDP的60%。济南黄河二桥位于交通流量巨大的京沪和京福高速公路上,其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亦不言而喻。

    车流量的变化和计重收费是影响公司未来通行费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公司预计,2006年,济青高速和济南黄河二桥预计车流量将增长均不低于15%。同时从4月1日起实施的计重收费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有利影响。加上车流量15%的增幅,济青高速和济南黄河二桥的通行费收入有望增长20%。综合考虑,保守估计公司2006年车辆通行费收入将比2005年增长15%。

    尚无实质性分流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路桥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最大风险集中于经营风险,而其中最大的又是分流风险。但目前我国路桥资源仍然短缺,尤其是一些大的运输主干道,多处于经济活跃区域,车流量增长较快,资源仍然紧俏。

    就山东基建而言,目前在山东半岛尚未有成熟的干线对公司经营构成实质性的分流风险。据悉,横贯山东半岛的胶济铁路改造工程已于2005年9月竣工,这使得济南至青岛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3.5小时,运力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会对济青高速产生一定的分流影响。但考虑到铁路和公路运输特点的差异,胶济铁路对济南―――――青岛区间短途货物运输的分流效应并不明显;在客运方面铁路分流的主要是长途旅客,而公路部门为了保持对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即使客流量有所下降也不会轻易降低发车密度,反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长途班车的班次。此外,商务旅客使用的公车和居民的自驾车出行受铁路分流影响很小。而且铁路的客运运力与公路相比,有着数量级的差距。因此从长远看,胶济电气化铁路对公司路桥分流影响较小。

    维修风险则是路桥行业的另一主要风险,路面维修费用将成为2006年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成本因素。随着维修任务的减少,山东基建在本年度的维修费用大幅减少,公司预计2006年通行费收费业务支出将比2005年减少1亿元,这将有利于利润的增长。济青高速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山东基建从2003年开始对其进行路面维修,2005年加快了济青高速沿线维修和养护,主营业务成本大幅增加,高达135318.9万元,增幅54%。经过2005年的维修,公司济青高速公路维修任务仅余90公里,维修任务大大减少,根据计划2006年公司将完成70公里济青高速路面维修任务,2007年路面维修完成。

    后续资产增长潜力巨大

    除去正在为公司带来增长的两块主要资产,公司正在建设的济莱高速和股改后控股股东拟注入的资产,有望给公司带来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济莱高速处于国家规划的主要高速公路网上,2005年上半年开工,预计于2007年下半年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后,济莱高速将成为横贯齐鲁的第二条黄金通道,将从几近饱和的济青线及京沪线分流大量流量,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外,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在股改中承诺,拟把京福高速德州至济南段注入上市公司。该资产为京福高速和京沪高速两条重要的国道主干线在山东境内的重合路段,全长约91公里,双向四车道,有七个收费站,于1997年11月建成通车,目前通行车辆70%左右为货车。该路段不仅是国内高速公路的黄金路段之一,也是山东省境内车流量最大的路段之一,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