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前天在二级市场的疯狂表现已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争议。昨天,证监会有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暂时还不会介入调查“中工国际事件”,但一些市场人士表示,“中工国际事件”涉嫌违规,监管部门理应介入调查。
中工创下多项纪录
中工国际上市首日,股价从最低价15.50元一度直线拉高至50元,最终又回落到31.97元,较发行价上涨332.03%。换手率达到94.05%,创下T+1制度实施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的纪录。另外,该股当天466.22%的震荡幅度,也创下了近年来新股上市首日的纪录。
对此,深交所已于前天表示,中工国际首日上市高涨属市场的技术走势,并不涉及操纵证券市场股价行为,故不会调查这一事件。
证监会称暂不介入
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昨天也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能判定中工国际的股价拉升是一种操纵股价行为,故证监会暂时还不会介入调查。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所所长昨天向早报记者指出,中工国际的疯狂表现,其中肯定有违规成分。“就和当年的基金湘证一样,其疯狂表现及炒作手法殊无二致。”
“基金湘证”重演
国泰君安最新报告介绍,1999年10月28日,基金湘证以2.45元开盘上市,最高被炒至10元,收盘6.2元,成交1.774亿份(该基金总规模只有2亿份)。但第二天,该基金即被停牌,并以1:6.5的比例进行惩罚性扩募,并更名为“基金裕元”。扩募后主力资金无法达到控盘的目的,而且还得交纳扩募部分基金价款。业内人士呼吁监管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吴淑琨认为,上市公司与监管层在此种情况下都应该有所作为。一方面,股价出现如此大幅度的波动,作为上市公司,中工国际应该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但中工国际昨日并没有做出任何公告。
另一方面,监管层应该介入调查是否存在操纵股价行为。虽然从技术上很难控制资金的操纵行为,但吴淑琨表示,在市场的投机本质没有改变、资本市场正处于重要的转轨时期,监管层不能放任。
至于监管层为何不愿采取措施,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所所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管层是希望看到中工国际如此表现的。”他表示,中工国际给市场一个新股暴利的信号。对监管层而言,这是恢复市场信心、吸引场外资金入市的一条“捷径”。
这位所长分析,前天上午,大部分中签者几乎都抛掉了手中股票,但炒家此时开始大举吸筹。到了当天下午,筹码高度集中在炒家手中,以致换手率高达90%以上。此时,投机客开始疯狂拉升股价,终于上演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
昨天,中工国际全天封在跌停板,终盘报收于28.77元,跌3.2元,成交量28.56万股。即便接下来连续三个跌停板,炒家仍有暴利可赚,但是追高的中小投资者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国泰君安的报告称,“因此,我国资本市场仍需不断完善和规范,以便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