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基本知识 > 正文
 
短线放量长阳买卖法则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1月23日 09:47
沈林虎
    目前市场上许多人热衷于短线操作,的确短线操作有很多优点:

    一、持股时间短,少则一两天,长则七八天,正如麻雀叼食一样,快速的移动规避了大幅下跌的风险。大多数人认为股票换手太频繁是危险的,但为了避免失误而接受一系列的小亏损,其结果是高换手率减低了风险。

    二、获利立竿见影,免去漫长等待,资本快速增值。

    三、充满刺激,更多享受赚钱的乐趣。

    四、不放过任何一次获利机会,机会成本较低。

    事实上许多投资者抱着良好的愿望进行短线操作,结果不是反复割肉就是死死套牢,损失惨重。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交易费用太高。目前股市交易成本偏高。

    二、交易成功率低。普通投资者一般希望快进快出,但是缺少一种有效的交易方法,只能跟着感觉走,然而股市中感觉是靠不住的,结果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奉献。

    股价的短线波动受多种因素制约,偶然性极大,确实呈现一种漫步随机的特征。比如掷硬币就是一种随机运动,我们要准确猜测其结果是不可能的,顶多50%的准确性。如果短线交易只有50%的准确性,10次买卖之后资金起码将损失10%。假如不能提高短线交易成功率,短线操作的风险是无法忍受的。我们发现,专业分析师操作的短线模拟基金也常常出现-20%的收益率,由此可见短线交易的难度之大。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战验证,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短线交易模式------短线放量长阳买卖法则。

    先介绍短线放量长阳法则的原理。经验表明,做短线的投机者一定要密切注视股市中的资金尤其是大资金的运动状况。因为股市中股票的涨跌在短时期内是由注入股市的资金量所决定。平时由于交易清淡股价波动呈现漫步随机的特征,无法确定短线运动方向并且波动幅度太小,不具备操作价值。只有在短期内有大资金运作的股票才具有短线操作价值。成交量放大,多空双方交战激烈则股价呈现出良好的弹性。笔者发现这种弹性规律性极强,利用这种规律,总结出短线放量长阳买卖法则。这个法则的成功率在80%以上(2-5天买进、卖出差价5%以上可认为短线操作成功)。

    短线放量长阳买卖法则:

    60分钟属短期波动,一日的1/4,而根据60分钟图K线组合和量价关系作为短周期的买入点,是极佳的超级短线秘笈。

    1、选出近期成交量突然连续放大,日换手率在3%以上(越大越好),大幅上涨7%以上(最好出现涨停)的个股观察。Ma均线(5,10)金叉。其主要特征是一根大的成交量红柱伴随一根长阳线使股价迅速脱离盘整区。其换手率在3%-20%之间。最好这个成交量是1-2个月以来的最大成交量。

    成交量放大可能是受到利好消息的刺激,如较好的业绩和分配方案,重大合作项目的确定等。但是我们并不建议放量立即跟进。因为导致股票突然放量上攻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投资者喜欢立即跟进,但是极易掉进庄家拉高换手的陷阱。

    2、发现目标后不急于介入,调出60分钟K线组合跟踪观察。

    再强势的股票也会回档,为了避免在最高位套牢要等到回档再买入。

    3、该股放量短线冲高之后必有缩量回调,根据该股60分钟K线组合,当股价缩量回落,切入到60分钟K线图上放量长阳的这根阳线的实体内,调整到此时成交量已少(买入点的日成交量为大量的1/8左右),股价走稳,短线抛压已穷尽,一般这个点位能够保证一买就涨,充分发挥短线效率。

    4、时间一般为回落1-7天,时间长短跟大盘好坏有关。

    5、买入后立即享受拉升的乐趣。一般会在2-3天超越一浪顶部。

    6、获利5%之上。一浪的高点的3%可以作为止赢点。

    7、如出现重大意外变故,则以买入价为止损价果断出局。

    此法亦可作为买入中线潜力股的进场时机最佳点的选择方法,成功率更高。

    以上解决了"买"的问题,那么如何卖出股票呢?虽然前面说过买的好不存在套牢、割肉------但是要记住:并非100%。我们必须坦然面对错误,止损的概念要牢记心头,不懂止损是危险的。止损是保护自己资产的保险丝。

    短线买入股票是希望立竿见影的一波升势,正所谓抓主升浪。假如主升浪并未如期而至,那么是等待还是结束?笔者认为还是应该结束。存在即合理,股市上没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假如布林指标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别指望这一次是假的,因为短线炒作资金的自由是第一位的。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