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中国经济网期货频道要闻 > 正文
 
LME铜交割日:两交割库神秘增仓5万吨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2日 09:23
李中秋
    12月21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交割日,“国储抛铜数量”开始显露真相。而12月20日是LME最后交易日,交易结束后公布的数据显示,伦敦铜现货月的总持仓量为6021手,这比正常月份4000手左右的持仓多出了约2000手(5万吨)。记者注意到,LME在亚洲的两处交割库———釜山和新加坡仓库,自10月份以来神秘增仓,至12月20日,两地库存为55350吨,这占当日LME全球交割库存总量的72%。此前,这两个仓库的库存几乎为零。业内人士指出,上述两交割库存一直主要面向中国企业或机构,所增5万余吨铜透露了国储的实物交割量。

     两交割库神秘增仓

    


     11月初,境内外铜市场传出消息,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下称国储)工作人员刘其兵于9月中旬私自在LME低位抛售大量的期铜,这部分铜将在三个月后,即12月21日,到期交割,但具体数量未知,“国储铜事件”由此爆发。

    根据记者观察,“十一”长假后,LME在韩国釜山和新加坡的两个交割库库存连续大幅增加。10月11日库存报告显示,两交割库总量已经增加至22200吨。11月1日,这一数字上升为31375吨。到12月6日,库存已经增至49025吨。此后,这两个交割库的库存增速加快,12月20日,两库库存已达55350吨,而当天LME遍布全球的交割库库存总量仅为约77000吨。不过,市场始终无法确认这部分库存来自哪家神秘机构。

    “这两个仓库此前库存几乎为零,但一直代表了中国交割的头寸,由于目前铜现货价格存在较大幅度升水,铜冶炼企业一般通过LME保值,而不会进行实物交割,”上海中期期货公司市场管理总部总经理周杰向记者表示。他认为,“55000吨库存明显是中国运过去,用于21日交割的,从交割库存的变化看,实际上国储早就准备交割了。”

    展期有序进行

    


    按照此前业内人士的预计,在交割日到来之前,国储可能有三种选择:实物交割、割肉认赔、展期并继续做空。所谓展期,就是将合约调整为未来到期的合约再作打算。

    长城伟业期货首席研究员景川告诉记者,“按照LME的交易规则,空头是否进行最终交割实物,必须在交割日前48小时告知交易所。因此在19日前后,现货月合约持仓量的变动往往很大。”在16日、19日和20日临近交割前三个交易日,当月合约持仓量累计减少7588手(2511手、2129手、2948手),20日交易结束后的持仓为6021手。同时,2006年三月份到期的合约却相应地在增仓,而总的持仓量依然保持约22万手的不变数量。

    “这个迹象表明,国储在交割日前进行有序地展期,可能等待明年交割,”周杰说。不过,这展期的7588手(189700吨)中有多少来自国储却不得而知。引人注意的是,20日最后交易日6021手的持仓,足足比以往4000手左右的持仓多了2000手左右(约5万吨),这一数字正好和两个交割库库存增量吻合。周杰表示,现在至少可以断定国储进行了实物交割和展期两种操作。“不过LME的最终交割数量不会公布,所以以上数量仍建立在分析基础之上,”周杰说。

    伦铜沪铜交易清淡

    


    在交割日之前,伦敦和上海铜市观望气氛浓厚。LME圈内交易商之一———日本三菱公司中国部总经理严强告诉记者,20日,是伦敦铜市“非常无聊的一天”,场内交易十分清淡。伦铜最低价格到4405美元,最高到4438美元。当日成交仅为6.7万手。“市场也在关注本月第三个星期三交割日前后国储的动向,”严强说。

    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主力602合约更是创下成交4348手的地量,价格窄幅波动,微跌60元,报收于39880元/吨。

    市场似乎对此次交割后铜价走势缺乏足够判断依据。境外机构评论说,向上和向下走的可能性都存在。景川认为,“从原来的目标看,在基金逼仓完成后,价格可能要往下走,但现实情况是,铜价向下调整的意愿并不强烈,其中可能有其他原因。空头不敢贸然打压,多头不敢再往上拉,从而使得市场在此时点观望气氛很浓。”
 
来源:中经网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