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市场评论 > 正文
 
从"国储铜"事件看铜加工企业原料风险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7日 12:58
         

     随着12月21日第三个周三的过去,被市场广为关注的"国储铜"事件也逐渐平息。虽然国储局除了进行四次国储铜竞价销售以外并没有向市场公布更多的消息,但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出席《财经》杂志年会时的讲话已经给"国储铜"事件确定了性质,刘明康指出:"从国外的巴林银行、安然公司,到国内的'中航油'、'国储铜'事件,无一例外地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实际上,在整个"国储铜"事件当中,付出了惨痛代价的不仅仅只是国储局一家。在国储局"为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和宣传的影响下,国内众多的铜加工企业对国储"抛铜救市"的行为寄予了厚望,认为铜价即将下跌,于是有的企业停止了原料采购,继续加大清库力度;有的企业在接到下游订单的情况下推迟了原料的采购进度,期待铜价回落;更有的企业在国储期货市场抛售的影响下开始进行卖空交易,等等,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企业也因此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笔者认为,"国储铜"事件给众多铜加工企业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铜加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强原料风险防范的力度,切忌忽视原料风险的来源。

     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巨大

     在国储局开始"抛铜救市"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现货铜价从37500元/吨上涨到42000元/吨,期铜合约价格从35500元上涨到42300元。而与此同时,LME现货铜价已经达到4500美元,COMEX12月期铜合约的价格更是达到4900美元。如果说期货市场的投资者还可以因为看不懂市场等原因而离场观望的话,那么铜加工企业则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铜价上涨的事实,而无论这个事实和自己的预期相差得多么远。

     正视原料风险的来源

     铜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通常采用的是"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一般采用"原料价格+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进行产品销售,按照这种经营方式,理论上讲加工企业并不会受到铜价波动的影响,也不会承担铜价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但实际上,由于企业在原料的购销平衡以及生产组织上并不能做到单一合同之间的完全对应,这就使得加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铜价波动的巨大风险。也就是说,铜加工企业所面临的原料风险并非来自于铜价的上涨,而是来自于铜价的波动。企业经营真正的原料风险来源并非来自于原料市场,更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铜加工企业通常只是注重产量和质量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这种由于原料价格波动而造成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铜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形成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当铜价逐渐上涨而且波动程度日益加大的时候,受市场条件以及资金方面的影响,企业生产组织的难度也逐渐加大,原料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就开始显现出来。如果缺乏必要的保值意识和保值手段,原料价格在短时间内的波动就有可能浸蚀掉企业的所有利润,这也是一些铜加工企业对铜价上涨难以承受的主要原因。

     所以,从企业的管理运作来看,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原料敞口的方向去对冲操作,而不能仅仅根据主观的判断去进行经营,这是"国储铜"事件给铜加工企业带来的最大的教训。

     加强市场监控建立信息系统

     从国储铜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家储备局物资调剂中心是在10月31日召开的行业座谈会,从此掀开了一系列期货、现货抛铜行动的序幕。由于国储局一开始矢口否认单位有刘其兵其人,而后又声称"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交易员个人应为损失负责任",所以很难想象,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在剧烈波动的市场面前,能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甄别出适合自己的信息。

     而实际上,从9月下旬开始,有关国储在伦敦市场上抛售了超过20万吨期铜的消息就已经在境内外期货市场逐渐开始流传了。如果铜加工企业在此前就能够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完善信息系统的话,那么就不难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一种客观的心态,至少不会去盲从地跟风抛售,忽视企业经营中原料风险的真正来源。

     2005年12月22日,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有关国储铜以及中航油、中储棉等国企在境外保值的问题时指出,母公司要加强对境外公司的监管,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建立信息系统。

     由此可见,铜加工企业回避原料价格的波动,重要的不是在期货业务方面投入的大小,而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从风险来源上去管理企业的风险防范工作。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