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证券 > 期货频道 > 市场评论 > 正文
一场不得不打的铜市大战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1月17日 09:10
叶檀
    最近,中国国储局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早些时间,媒体传出中国国储局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做空铜期货浮亏的消息;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挂出消息,国储局物资调节中心宣布将在11月16日公开拍卖2万吨铜,而后国储局有关官员高调宣布中国的铜的储备高于世界市场的预期;首批2万吨铜昨天在北京拍卖。

    这些信息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期货市场上一场残酷对决的开始。有人认为此次事件只是反映国储局运作不透明、或是内控机制不严,实在是小看了政府部门逐鹿世界资本市场的毅力和决心。从长远来看,期货市场大战是一场非打不可的战役,这可以阻止国外投资基金在原材料市场对于中国溢价无休止的榨取。

    作为数一数二的大买家,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大宗商品、燃料、基本金属和原材料市场上一再低调交易,但并没有摆脱在期货市场上被对赌方合力“围剿”、在现货市场上高卖低买的被动局面。以国储局的背景和发改委与之相配套的行业调整步骤来看,试水期货应该说是一个争夺国际原料市场定价权的战略决策。

    国际商品基金正在与中国政府进行一场期铜大战,前者做多,后者做空。三月期铜交割期限在望,争斗白热化。

    先来看双方的筹码。国储局的最大优势就是政府信用与国家经济实力,可以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首先,国储局有关官员透露铜库存达130万吨,可以抛售的数量远高于市场预期,以打压做多的势力;第二,抛出库存铜打压上海期铜价格,以期影响世界期铜价格;第三,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业调控,以抑制国内对铜高企的需求量。日前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明确地提出铜行业尤其是铜冶炼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的情况,目前对铜行业相关的专项发展政策正在拟定中。这是对减少铜需求量的釜底抽薪的办法。

    国际商品基金的筹码要多得多。最重要的是手中握有重金,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所以,他们可以拒绝相信中国国储局有关官员透露的铜的库存量,无视世界铜业组织、汇丰银行、标准银行对于铜需求将趋于饱和的报告,继续吸盘拉升价格。到目前为止,LME市场期铜价格连创新高,持仓水平稳定。这些基金不到交割日中方付出真金白银,绝不会收手。

    不仅如此,这些基金多属国际期市的老玩家,挟重金而定价,挟规则以自雄。如果此次国储在伦敦卖空的传言属实,到时无法交割,投机基金可以直接获利;如果国储可以交割,基金持有铜,则可静候国储补库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这些基金对于世界市场的周旋余地也大得多,比如对于产铜区的罢工时限的调整,对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财经媒体的运用等等。

    经济领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拼的是财力、智慧与灵活的制度。此次期铜大战,输赢暂且不论,国储局具体的操作手法中也有大可商榷之处,但如果因此否定中国争夺世界原材料市场定价权的必要性,或是用对内部体制的批判来取代国际市场定价战的认识,不是过于天真,就是对于世界市场的基本面缺乏起码的了解。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我们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主要产品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 京ICP证04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