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基金要闻 > 正文
 
华安基金衔枚疾行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21日 13:45

  徐国杰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我们提出低调、改革,是因为华安以前太出名、有太多第一,也因为华安曾经一度业绩下滑、市场排名下降,华安终于决心放下这些荣誉,虚心寻找差距与不足,改善加固体制、机制、团队建设。”这是华安基金公司高管层在接受采访时的开场白,也是这几年来华安一直着力在推动的一项工程。

  分权、分专业管理

  华安认为,一个基金公司的成与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因此八年来华安基金公司做了几件事,重要的一件事是建立了目前的经营层团队。华安目前管理层的一个特点就是互补性很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

  在高层管理团队中,总经理韩方河曾长期从事物价研究工作、擅长宏观经济分析;副总经理邵杰军负责市场与销售,曾经在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管理宝鼎基金,市场经验丰富;负责投资的副总经理姚毓林在美国从事投资工作14年,曾在高盛工作,来华安之前是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具备丰富的投资实战经验;负责后台保障支持的副总李炳旺则来自JP摩根富林明,具有18年的基金从业经历,2001年曾获得台湾基金业最高奖―――金彝奖最佳投信人才奖,也曾是帮助国内基金行业开发首只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外部专家之一;督察长章国富本身就是会计系博士,而且在大型企业集团担任多年财务审计等工作,具有丰富的财务监督经验。

  华安的技术专家团队有一批类似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擅长某一方面的理论,更是实践操作能力的专家。如数量策略专家徐力群具有10年的金融数量分析经验;计算机系统专家庄永怡来自JP摩根富林明,具有12年跨国金融公司计算机系统开发运作经验;指数投资专家卢赤斌来自美国先锋投资集团,具有10年华尔街从业经验。更重要的是,这些金融人才不仅是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头衔,还能真正地融入华安。华安曾经在国内较早引进一些海外人士,包括当时还是稀有品种的CFA,但是随后发现很多人并不适合华安,或者并不适合中国基金业,大浪淘沙,现在剩下的都是与华安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金融人才。

  在公司看来,华安的团队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华安目前已建立了经营、投资、技术专家三支有经验、互补性强、具有浓重国际化色彩的团队,这些团队成员有些是公司的老员工,有些则是在过去几年中经过长时间考察和接触,最终决定引入华安基金的,他们的整体力量是华安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华安基金已经制订了3年、5年与8年的“358蓝图规划”。为实现各阶段的总体目标,公司管理层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各项指标,分配到每个高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乃至每个员工。公司认为一家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要分权,分专业、分层次管理才可能持续稳健地经营下去。

  整体业绩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虽然华安在内部整合上下了大力气,但对外界来说,对华安产生的变化最直观的印象恐怕还是来自于投资业绩。在2005年,华安系基金的表现是出类拔萃的。华安旗下基金(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加权平均业绩达到6.88%,远超过2005年2.78%的行业平均水平;旗下封闭式基金规模加权平均业绩达到8.20%,高出3.09%的封闭式基金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特别是规模达到30亿份的基金安顺表现尤为出色,净值增长率高达12.64%。

  同样的,华安基金旗下基金整体业绩回升的基础也是来源于华安投研体制的改善健全。华安投资总监王国卫介绍说,华安基金在2002年底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研究联席会议和基金经理小组三级投资决策体制,与一般公司实行的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基金经理负责制所不同的是,华安基金在这两者中间还设置了一个协调小组,监督执行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决议情况,对于重大事项可以及时作灵活的处理,对于投资、研究员中出现的冲突及时进行协调。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数量分析力量,通过数量分析小组构建的数量模型对市场行情、行业走势、个股盈利做出判断,为投资决策提供及时、科学的研究建议。公司还决定将原来的基金经理小组制改变为松散型模式,将投资、研究部门进行整合,实行一体化,所有研究都必须为投资服务,对研究员的考核也是以业绩为前提,调整后的基金经理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基金投资业务中。

  与投研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是,华安重新制定了考核标准。公司推广了新的投资管理系统和基金业绩评价系统,对决策各层次进行量化考核,对基金经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基金经理正常流动及新基金设立后需要增补的基金经理,公司以评分制形式公开竞聘。这对于发挥投资人员的能动性起到了很大作用,借鉴了境外较好的体系,既能考虑短期,又能兼顾长期。

  首轮改革立竿见影。2003年,华安旗下基金整体业绩显著回升,有的基金已升到同类基金排行前1/3水平。2004年,华安旗下基金的综合排名继续前移:安顺基金和安信基金分别在大型封闭式基金中排名第二与第三;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在货币市场基金中排名第一;华安宝利基金开局良好,尽管成立后即遭遇证券市场低迷、大势持续下跌,但该基金单位基金净值长时间保持在面值之上,在同类型46只平衡型基金中居第七名。

  华安投资总监王国卫认为,华安目前取得的投资业绩是建立在技术含量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的,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是向前的。在2005年业绩表现尤其突出,这首先是制度改革奠定的基础,其次华安在2005年对于趋势的把握比较正确,没有犯致命性的错误。其三,华安基金的投资团队相对比较稳定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华安的基金经理、研究员平均都有7年的从业经验。

  竞争对手瞄向海外

  第三届金牛奖评委给华安基金公司的一个评价是,华安基金公司创新能力突出、综合实力出众。成立于1998年,是“老十家”之一,八年的基金管理,使得华安基金经历了证券市场的起起落落,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基金管理规模大,旗下基金类型覆盖了主动投资的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市场基金和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产品线比较完整。

  若从创新角度来考量,中国基金市场的多项“第一”是由华安基金公司带来的,如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第一只开放式指数基金、第一批货币基金等,其中华安在货币基金中率先制定的一些标准还成为以后全行业的一个标准尺度。公司高管介绍说,华安从一开始就把创新作为公司战略,而且当时基金市场也刚刚起步,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通过创新能形成差异化竞争,这个结果会推动行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而华安在创新上投入之大,从华安新品的发行节奏上也可看出,现在华安管理的基金数量并不是很多,为设计、准备创新类产品,2005年甚至连一只常规产品都没有发行。在创新基础上,华安现在考虑更多的是怎么走向国际,华安把竞争对手的范围已经扩展到香港乃至全球。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巨灵信息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