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基金要闻 > 正文
 
透视基金一季报(一)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21日 13:42

  基金经理认为

  二季度调整空间有限

  本报记者 易非 北京报道

  今日,基金季报全部披露完毕,分析基金经理在季报中对二季度市场的展望,发现相当部分的基金经理预测二季度市场将出现震荡,但调整幅度有限。

  仅仅是一次小的调整

  短期来看,市场将出现阶段性盘整,这获得了大多数基金经理的认同,他们担心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再融资开闸、IPO、货币政策紧缩压力方面。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基金基金经理童国林在季报中表示,展望二季度,面对再融资开闸、IPO、非流通股持续解禁、宏观适度紧缩的担忧,市场面临短期压力。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基金经理史伟在季报中同样表示,企业整体盈利的增速趋缓以及融资和全流通可能的出现,将抑制市场的上涨幅度,甚至带来短期的调整。国投瑞银景气的基金经理邢修元表示,短期来看,由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压力,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上调的边际效应递减,年报集中披露使投资者观望情绪加剧等因素,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

  在这些担心的因素中,再融资开闸、IPO以及非流通股解冻更是第一位的担心。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2006年来自再融资、IPO和非流通股解冻的资金需求分别为600、600和550个亿,总计1750亿,这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此外,优质资产的发行上市,由于“比价效应”的存在,也将促使机构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时“吐故纳新”,对现有资产产生一定的压力。

  虽然认为市场在多重压力下将有所调整,但基金经理们却乐观地相信这仅是一次小型的调整。国投瑞银景气的基金经理邢修元表示,市场可能出现的调整为其逢低吸纳及调整持仓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继续减少资产配置的调整力度,而将工作主要重点放在行业与个股的选择上面。长城基金久嘉的基金经理秦玲萍也表示,对二季度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再融资将会开闸,另一方面股改基本完成后,面临价值体系的重构,市场的震荡可能加大。但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市场震荡将提供更好的投资介入机会。

  A股中长期将走牛

  基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次小的震荡,更关键的在于A股中长期走牛的预期。在基金经理的报告中,充满着对牛市的憧憬。易方达策略成长的基金经理肖坚认为,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在望,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打下了长期走牛的基础。他对今年市场的持续向好持乐观态度,表示将继续投资于各行业的优势龙头企业,与之共同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硕果。

  银华道琼斯88的基金经理许翔也表示十分看好今年A股市场的表现:一是因为市场资金充裕,二是因为A股估值便宜。年初以来国内货币供应增长高过信贷增长的速度,商业银行存贷比不断下降。由于实体经济仍然面临盈利增速下降的压力,企业和居民不愿意将多余货币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将引起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重估。从估值上来看,和海外市场同类企业相比,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仍偏低,他认为场外资金仍将持续不断地流入,股票资产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虽然A股走牛,但是基金经理们相信普涨的局面不会再出现,还是应当优选行业板块与个股机会。招商先锋的基金经理张冰表示,在二季度股票投资策略上,将坚持“攻防兼备、积极调仓、主动布局”的整体策略,重点围绕人民币升值、“十一五”规划、“消费+服务”三大投资主题进行战略性布局,为下一轮上升行情做好战略性布局。同时还将交易性配置三类资产:一是景气复苏行业,如水泥、电解铝、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二是定价机制改革或资源价格上涨受益行业(公用事业、有色金属);三是外资并购、私有化回购及税制改革受益的行业及公司。大成蓝筹稳健的基金经理施永辉表示,将重点发掘四个板块内的优质个股:一是人民币升值下高附加值行业与服务品领域内的龙头,其中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商业零售领域的龙头企业是重点挖掘目标;二是周期性行业处于底部并有可能转机的行业,例如电解铝、钢铁、证券等;三是经济增长模式下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成长开始加快的消费领域,目前本基金仍以消费升级为主线寻找有关公司;四是购并、重组的机会。

  基金二季度战略战术猜想

  沿着人民币升值、消费升级、资源三大主题增持

  本报记者 易非 北京报道

  截至今日,49家基金公司旗下共222只基金的一季报全部批露完毕。根据天相的统计数据发现,基金在一季度沿着人民币升值方向、消费升级、资源三大主题对G招行、G万科、大商股份、苏宁电器、盐湖钾肥进行了大规模的增持,而这也许仍将是基金在二季度趁市场震荡调整逢低吸纳的重要目标,它们将继续构成基金的战略性资产,为下一轮行情做好战略性布局。另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景气见底的周期性行业在二季度将被基金关注,有望成为基金的交易性资产。

  基金涌进了G招行G万科

  今年一季度,最受青睐的上市公司当属G招行。天相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一季度末,共有96只基金持有G招行;而在2005年年末,这一数字尚为67只,一个季度内增持市值高达28.8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G万科,在一季度末持有该股的基金数量达到了72只。这两只股票是人民币升值主题下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一主题下,基金还对G民生、金地集团进行了增持。

  紧随其后的就是“消费+服务”主题。在天相统计的基金一季度增持的前二十大重仓股中,贵州茅台、大商股份、苏宁电器、双汇发展、G五粮液、G歌华、G张裕、伊利股份赫然在列;G宝钛、G中金、盐湖钾肥则显然是基金在资源线索下的行动。

  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以上受到基金增持的股票涨幅相当大。其中,G招行一季度涨幅达到27.43%,G万科51.97%,G振华87.94%,G宝钛70.79%,贵州茅台36.50%,其它股票也表现不俗。这让持有这些股票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大主题继续不变

  在二季度,可以预测的是,以上基金增仓的主题不会改变。

  以人民币升值为例,人民币总体维持升值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已超过3%,近期虽然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人民币升值趋势难以改变。可以预计的是,人民币的持续稳步升值将吸引QFII和境外战略投资者源源不断地加入,为股市创造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在此背景下,预计在人民币升值趋势及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趋势没有改变前,基金都会将优势的房地产和金融股作为战略性资产配置。

  消费和服务也将是基金在二季度的重要投资主题。2006年中国经济的重心在于启动内需,而启动内需的关键又在于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对应的“消费和服务”类行业景气将保持平稳上升。此外,有基金指出,目前中国GDP正处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将非常明显,居住及服务类消费一般会出现明显的上升势头。在居民随着生活质量提高而对消费需求增加的过程中,贵州茅台、双汇、G张裕、伊利股份等品牌消费品以及苏宁电器、大商股份等优质股票自然还会成为基金的首选。

  资源股是一季度的又一金矿。资源股是一宽泛的概念,在一季度,涨得最好的资源股当属G中金以及中金黄金等有色金属股。但是,部分基金经理因为过分关注其高波动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没能及时地配置足够的权重,因而没有享受到有色金属股上涨的收益,这让他们感到相当遗憾。在二季度,更多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更深层次、全方位地审视资源股。

  为了分析基金的投资操作,我们特意统计了基金一季度增持前二十大重仓股在今年4月份以来的涨幅,可以发现,这些股票大部分仍然是市场上的大牛股,涨幅不俗。其中G中金的涨幅更高达68.55%,G张裕和G宝钛的涨幅4月份以来分别达到了19.02%和19.73%,这显示出部分基金可能仍在增仓这些股票。

  思路更加多元化

  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QFII、保险、产业资本、年金等各类资金入市使市场参与者多样化,面对这种背景,基金的投资思路也开始要求更加多元化,抛弃一些旧有的惯性思维。这样基金有可能沿着更广的视角去选择个股。

  其中就包括自主创新和自有技术公司的角度。在自主创新的角度下,基金有可能在机械中发掘重仓股。在天相统计的一季度基金新增重仓股中就出现了G太重、G三一的身影。

  此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就是汽车,汽车股这两年成了市场的冷门股,但接下来,基金会不会关注汽车股呢?在天相统计的一季度基金新增重仓股中,长安汽车赫然在列。

  对汽车股最执着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经理肖华在季报中表示,一季度乘用车的销售超过了市场的预期。现在看来,年初各主要厂家的排产计划显得保守。他认为,我国汽车业处于高增长率、高周转率、合理利润率的阶段,现在主要整车企业毛利率在20%到25%之间,年固定资产周转率10到13次;现阶段的行业壁垒已大为提高,行业的稳定性增强;虽然激烈的竞争无法避免,但在需求高速增长的阶段,汽车公司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并带来超额回报。

  汽车股的时代又要来了吗?值得我们关注。

  行业配置“乾坤大挪移”

  金融 地产成新宠

  本报记者 齐轶 北京报道

  一直来稳居首位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将第一把交椅让给了机械设备业,退居第7位;食品、饮料业则从上季度的第四擢升至第二位;金融业则由第八升至第三;地产业由第九升至第四。

  根据天相对于一季报的主动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投资行业分类统计,基于对市场乐观的预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已由防御转向进取,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市场机会。

  交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的减持是变化最明显和最具有标志意义的动向,分别由上季度的9.67%和4.99%,减少到5.31%和2.59%,减幅达45.08%和48.09%,即使有其他行业投资因股票价格上升因素权重增大,但考虑到主动型非货币基金一季度遭遇大比例赎回因素,这样的绝对抛售额也是相当大的。两行业一季度表现也非常不理想,远远落后于基础市场平均表现,涨幅仅2.66%和0.18%。当然市场主力正在多元化,因此相关行业表现不佳也并非完全仅由基金减持所致。

  受人民币持续增强的升值预期和内需增强带来的机会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则成了基金的新宠,一季度增幅达到60%,比例分别为7.09%和6.4%,其中地产类股票平均上升幅度达到36.83%,金融业也超过21%。相关政策开放带来的巨大潜力以及期间中资金融股在海外良好表现,中行在香港上市预期等因素对内地相关个股来说将带来相当支撑效应;由外资产业基金对国内地产业的大举投资也可见该行业依然具有明显估值优势。

  一部分基金也较好地把握了去年以来资源性商品、特别是有色金属等价格趋势脉络,对其进行了一定增持。牛气冲天的商品市场使一季度该板块中的钨、钛、锡等拥有垄断资源优势的个股出现强劲上升,该季度该行业增仓率近40%,升幅平均达21.73%,部分基金受益不少。同样受国内内需强劲刺激,机械设备和食品饮料则成了本季度基金“新核心”的行业,分别占净值8.2%和7.38%,劲增39%,分别获得17.39%和26.83%升幅,而食品饮料在四月表现更是遥遥领先其他板块。

  总的来看,基金调仓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增仓的行业表现强劲,而基金减仓的行业则表现逊色许多。基金对未来预期明显乐观,单纯的防御策略已难以获得超额收益,随着宏观和市场变化,诸多品种估值优势已不仅抵消了一些原有不确定因素,更蕴涵了相当的增值机遇。

  股票方向基金净赎回额480亿份

  债券基金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本报记者 徐国杰 上海报道

  截至今日,222只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披露季报的168只开放式基金总份额为3611.62亿份,这比去年底开放式基金3745亿份的总份额还减少了约133亿份。从统计来看,主要原因是由于11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在一季度遭遇了大面积的赎回,两者合计净赎回额达到了约480亿份。但由于近期新发基金较多且未披露季报,基金总体规模未必下降。

  净值大涨引发巨量赎回

  如果要解释基金何以在一季度遭遇这场大面积赎回,股票市场的回暖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05年12月起步的这波行情,在让许多基金获益、净值大涨的同时,也让他们尝到了大面积赎回的痛苦。尤其是一些净值长期低于面值的基金随着净值逐渐浮出水面,被套多年的投资者纷纷赎回离场,基金规模随之急剧缩水。

  不过在一季度遭遇净赎回的基金之多,投资者赎回之迅猛,也是以往不多见的,净赎回成了众多基金的共同命运。一季度66只股票型基金的净赎回额高达302亿份,44只混合型基金净赎回额达到了177.62亿份。尤其是一些原先规模较大的基金缩水幅度较大,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几只银行系基金,有的基金打开赎回后,在一季度几乎被赎回一半。

  从分类统计来看,整体出现明显资金净流入的只有债券和货币基金。货币基金在止住收益率下滑后,7日年化收益率有所上升维持在2%附近,这可能也是去年四季度整体规模出现缩水的货币基金今年一季度重又获得资金净流入的重要原因,货币总体规模小幅上升了约10%达到了约2101亿份。中短债基金基本保持了规模的平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债券基金规模整体上出现了约17%的增幅,但是债券基金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债券基金规模一路上扬,出现较大量的净申购。这其中,大成债券基金表现最为突出,其规模增长幅度在一季度达到了惊人的482%。而有的债券基金不断缩水,净赎回率高达50%。这个现象需要引起基金公司警惕和业界的思考。

  亮点值得关注

  应该说,在一季度的赎回潮中,基金被净赎回是一个普遍现象,“业绩越好越赎回”的特征并不明显。但基金规模与业绩的相关性在部分业绩表现持续优异的基金身上还是有所体现。虽然偏股型基金在整体上出现了巨量净赎回,但是部分业绩稳健的基金也保持了规模的相对稳定,变动幅度不大。

  而过往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富国天益,其业绩表现出一贯的持续增长,2005年该基金取得了14.84%的净值增长率,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从一季度该基金的规模变化来看,业绩持续表现优异得到投资者认可,出现资金持续净流入现象,其规模一季度从期初的2亿份猛然增长了60%。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巨灵信息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