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基金透视 > 正文
 
怎样在封闭式基金中淘到宝?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11日 10:11
    编者按:自去年11月初以来,随着市场的回暖,我国封闭式基金开始走出新一轮行情,过高的折价率和封转开预期等因素使其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特别是近一个月内,两市基金指数涨幅超过15%,其中,沪市基金指数昨日报收988.44点,比一个月前上涨16%以上;深市基金指数昨日报收911.28点,月涨幅超过18%。此外,“到期转开”的预期似乎日渐明确。那么,在当前市场阶段和政策环境下,封闭式基金将走向何方?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又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去选择最具投资价值的品种? 

    中长线投资机会多 

    财富证券皮辉娟:我国封闭式基金从2003年以来,长期处于高折价状态。作为严重低估的品种,其投资价值已经逐步被市场认同。我们认为,随着封闭式基金的陆续到期,其高折价回归之路已经开始,加上其未来净值增长潜力的良好预期,封闭式基金将走出相对独立的攀升行情,预计在2008年前后封闭式基金折价状态将恢复到合理区域。

    封闭式基金到期后无论是实施清盘或封转开,投资人均可按净值予以分配或赎回。随着到期日逐步临近,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会逐步向净值靠拢,至到期日前两者应该是相当接近。将于2006年11月率先到期的基金兴业折价率运行趋势已经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

    考虑到基金清盘对市场的冲击力,我们认为封转开仍然属于管理层重点支持的方案,且到期封转开的方案更符合稳定转型的要求。如果相关政策出台,市场不确定因素得以排除,封闭式基金稳步推高趋势将得以确立。

    截至今年4月6日,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率为35.57%,仍然处在严重不合理区域。其中,小盘基金平均到期年限1.74年,平均折价率为15.14%;大盘基金平均到期年限8.59年,平均折价率为41.19%。从折价率的运行趋势来看,小盘基金折价率将随着到期日临近在逐步下降,最早到期的三只基金折价率仅为10.07%,下降空间已经非常有限。2007年前后有12只基金到期,目前平均折价率13.83%,2008年前后则将有8只基金到期,目前平均折价率有15.99%,投资2007、2008年前后到期的基金还可以获取相对稳定的套利收益。

    从封闭式基金基本面来看,随着股改全流通预期下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基金重仓股的市场认同度高涨。因此大盘在1300点附近蓄势时,大部分封闭式基金净值仍在向前推进。基金重仓的银行股、地产股、资源类股拒绝调整,已提前步入牛市,为封闭式基金净值增长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市场对基金重仓股的高度认同不仅使2006年行情的乐观可期,也使得我们对基金选股能力及其净值未来增长潜力有了更大的信心。我们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等五项指标,比较了全部A股、上证180、沪深300和封闭式基金重仓股的估值情况发现,封闭式基金各项指标均具有优势。

    净值增长预期是封闭式上涨最原始的动力,折价自然回归和封转开预期下的套利机会是封闭式基金投资人的保护带、缓冲区,也是其获取超额收益的源泉。当前市场环境下,封闭式基金到期自然转型似乎预期确定,封闭式基金仍然极具长期投资价值。我们建议投资者从两个方面对封闭式基金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择适合投资者偏好的品种进行投资。

    首先,考察封闭式基金内部收益率指标。内部收益率根据到期价格向净值回归原理计算得出,是我们选择封闭式基金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与基金净值、市场价格和到期日的远近密切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到期日愈近的基金,内部收益率愈高。目前2007年内到期的小盘基金内部收益率普遍较高,内部收益率在15%以上的有14只,其中基金裕元内部收益率最高达到18.73%。

    其次,要考察基金管理水平。投资基金就是投资基金管理人,就是投资基金管理团队。我们结合基金历史业绩表现、风险水平,重点观察基金重仓股与市场热点的变化步伐,分析基金定期报告中投资策略,来初步判断基金驾驭市场的能力。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可关注基金同智、景业、科讯等中线品种和基金安顺、基金同益等长线品种。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