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债市要闻 > 正文
 
信贷数据压力隐现 债券市场面临长时间调整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6月09日 07:14
    在经过三天的大幅下跌后,交易所国债现券市场开始回稳,交易量较前一交易日的近17亿元有大幅减少,但仍然达11.5亿元。从成交量来看,机构抛售的情况仍然比较明显。投资者对于后市的看法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据市场传闻,五月份的信贷数据仍然居高不下,达到15.97%,同比较四月份还增加了近0.5%。如果这一传闻属实的话,对于市场将是一个新的压力。信贷数据的增长将被看成初步调控的失败,至少是调控目标没有到位,无疑增加了央行继续下一步公开操作的筹码。这对目前脆弱的行情无疑将是雪上加霜。从大的因素来看,债券市场将面临一个时间较长的调整,收益率将会逐步上行到合理水平。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需要回避市场风险,减少投资,或者仅投资于短线的交易机会。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合适逐步买入的时机。

    随着利率的上行,企业债券的收益率也开始回升,特别是在一级半市场上,交易价格开始接近于票息。近期发行的十五年和十年债券基本上达到和接近发行的成本。下一步,新发行的债券如果不上调发行利率,必然要出现折价的情况。其实从企业融资成本来看,在银行上调贷款利率之后,企业的整体成本已经提升,目前提高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从长远来看,建立企业债市场化发行机制是一个最优选择,根据市场化的发行体制和规则来确定票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在今年年初头几支债券发行时,主承销商就进行过这样的尝试,最终因为监管部门出于照顾中小承销商、稳定市场的考虑而放弃了这一努力。从目前市场上下波动的情况来看,建立这一体制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市场化选择。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