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代表:一众明星
博客真正流行起来是在今年,而且还出现了细分化趋势。在人生能有几回“博”的精神指引下,人们“博”得不亦乐乎。
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博客?徐静蕾这样解释:“出书要经过出版社、经过编辑,还要经过商业标准的种种考验,然而这里(指博客)不需要。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人说,博客唤起了人们青春年少时的记忆。那时候,同龄人似乎都在写日记,甚至如何与家长斗智斗勇,藏好日记本都成了乐趣。讨厌老师、暗恋邻座……说不出来的话都可以写在本上。如今,习惯了电脑打字的人们索性将这一少年情怀搬到了Internet上。也有人说,博客是能自由表达观点的安全地带。想想也是,在浩如烟海的网虫中,没有人会知道那个在博客中痛骂老板的人是谁。
衍生词:播客等
No.3混搭
流行指数:★★★★
典型代表:田亮
“混搭”(Mix Match)本是服装界的流行概念,却被用到了职场上——各类行业、各种职业的混。于是,也就有了“混搭从业”这个词。李嘉诚曾说:“如果我将这个行业项目做垮了,我靠另一个行业来弥补亏损。”这可能就是“混搭从业”的中心思想。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名列第一,他的财产来源一栏里赫然写着:多种经营。
想想阿诺-施瓦辛格,从体育明星到影坛巨星再到餐厅老板,现在又成了政坛红人。离我们近一些的例子还有田亮,拍广告、做代言,甚至大张旗鼓地成了签约艺人。不过,“混搭从业”的难度不小,弄不好还会引火上身。这不,田亮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尽管拿了十运会冠军,却还是进不去国家队的门。
衍生词:混搭音乐、混搭情感等
No.4没女
流行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