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百姓生活 > 正文
 
市民有望享受奥运假期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4月11日 07:01
王娟
    奥运会期间私家车是否可以随意上路?工地需不需要临时停工以减少空气污染?非法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是否可以进行呼叫限制?可不可以让市民带薪休假专心观看赛事转播……这些和城市管理以及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课题已经被列入了首批奥运立法需求研究任务单中。其中,奥运会期间市民休假的需求也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出现在了首批任务单中。

    “五一”节过后,哪些课题会被正式纳入立法范畴将有初步结果。昨天上午,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奥运立法协调组向市有关部门下达了第一批奥运立法需求研究任务,标志着奥运立法工作正式启动。

    首批奥运立法需求任务单中包括了交通、安全保卫、环保、卫生、文化、志愿者队伍、旅游、社会治安、工商等76个小项,涉及31个部门。

    据悉,此次进行的奥运立法不是要制定出一部法典式的“奥运法”,而是针对奥运会筹办期间以及举办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相应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据立法协调组介绍,过去遇到大型活动时,一般采取行政命令对社会各方进行管理。奥运立法将通过立法完善现行城市管理制度,更新滞后于现行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使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一方面让奥运期间来北京的人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要形成一部执法人员手册,使执法人员遇到各种事件能依法及时处理。

    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奥运立法重点将是治安、游行示威、交通管制措施、限制入境、劝返流动人员等方面,对于这些问题都要有相应的对策和规定。

    部分奥运立法需求任务

    奥运期间出入境以及出入北京流动人口数量管理

    禁止以奥运会比赛进程及结果进行赌博

    歌厅、游艺厅等以营利为目的的娱乐场所在赛事的运营和管理

    北京机动车出行的分流及管制

    铁路、公路、公交等运输工具在赛时的免费服务

    赛时对各车辆收费站的管理

    配合奥运会餐饮服务的需求修订食品卫生标准
 
来源: 北京晨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