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百姓生活 > 正文
 
消费税调整 百姓受惠?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3月23日 09:11
王宇新 张娜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3月21日联合下发通知,从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

    那么,这次消费税调整对于老百姓的日常消费会有什么影响?老百姓能否从消费税调整中受惠?

    “石油制品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大,对实木地板和一次性筷子征税,将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孙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石油制品消费税征收范围扩大带来的价格变化,不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却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降低了税率的轮胎在价格上能否反映,现在还不好说。”

    “至于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厂家能否降低出厂价格还要考虑到其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等。”他表示。

    对于不同排放量汽车进行的消费税调整,孙钢认为,这会在短期内对汽车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汽车价格下降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税收对于车价的影响将很快被车价本身的下降所淹没。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理论研究室主任杨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调整汽车消费税税率,除2.0升以下轿车外,其他乘用车车型增加的税率高达1%-15%,调整后的税率相当于现有税率的3倍,在目前汽车全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不到5%的情况下,如果新汽车消费税率正式实施,企业将可能把大部分增加的税额转嫁至用户,从而致使产品涨价。按此预计,用户将因此支付比以前多3%至17%的费用,平均涨幅高达5%左右。

    “对游艇和高尔夫球具开征高额消费税,是通过对高档消费品征税间接对高收入者进行调节,增强了税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调节作用。”孙钢表示。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