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工信部部长苗圩:不能把发展制造业与培育新动能对立起来

2018年01月15日 07: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5日讯(记者 马常艳)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指出,在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焦点的过程中,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一种观点是把制造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动能对立起来。对此,他表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带动,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决不能泡沫化。

  苗圩指出,虚拟经济过热带来的一个客观后果,就是产品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中国经济要想成功地转型升级,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就必须做强做优“中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苗圩还提到国内存在的另外一种比较突出的观点,是把工业化等同于耗能污染、产能过剩,设想用服务业的发展来代替制造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他回应称,丝毫不反对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当中发展最快、占比最大的是生产性的服务业。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出现下降,但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改变,相反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依托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始终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把控经济命脉的关键所在。

  苗圩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产业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全球前沿,整体上处于技术追赶的后半程。像高铁、特高压输变电、通讯设备等部分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进入了战略攻坚期,将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产品、中国企业、中国制造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产业创新方式将走向更加开放,产业协同、跨界协同、跨境流动将成为普遍的现象;创造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所关注的优选项和追求的目标。

  “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无论采取怎么样的实现路径,根本上都是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智能制造,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苗圩说。

  苗圩指出,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尚处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处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无论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也好,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也好,都要循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发展,不可跨越一个阶段,直接进入后一个阶段,更不能一窝蜂、一阵热、炒概念,而是真正做好当前的事情,落实到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