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建议 _宏观经济_中国经济网
·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 > 宏观经济 > 理论前沿 > 宏观理论 > 正文
 
调控新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建议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25日 08:16
秦 虹
    今年3月我们对房地产的热点地区进行了集中调研。

    一、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特点

     1、从2003年起房价上涨出现异常。

    (1)2004年全国的房价情况

     2004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9.7%,涨幅比2003年高一倍。其中,新商品住宅上涨幅度高于非住宅为9.4%,非住宅上涨7.1%,二手住宅上涨15.0%,高于新房。分地区看,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涨幅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有9个城市:上海15.9%、沈阳15.9%、南京15.3%、青岛15.3%、重庆13.9%、宁波13.9%、天津13.5%、杭州11.7%、济南10.3%。

    (2)部分城市2004年底房价情况

    上海市从2003年初开始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其特点是涨势快、涨幅大。如上海市,2004年12月单价9000元以上的商品住宅占供应总量的30%,全市已基本上没有4000元以下的商品房,有些楼盘在2004年一年,价格上涨一倍以上。无锡市2004年商品住宅均价达到3751元/平方米,中心城区房价上涨幅度超过35%以上。在上海,市场上盛传“321理论”,即内环线内的房价要涨到3万元/平方米以上,内环和中环之间涨到2万元/平方米,中环和外环之间涨到1万元/平方米,很多人相信,房价上涨还未到位。今年年初又变为“531理论”(见图1)。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房价的快速上涨,一是引来了过度的投资(投机)追捧,大量的投资跟进又进一步刺激了土地和商品房价格的上扬,使得房地产市场价格普涨的状态持续,目前的房价又有相当部分是靠投资(机)支撑的。二是大城市房价上涨的态势开始向中小城市漫延。

     2、各种购房需求集中释放。

    随着启动住房消费政策的实施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长,2003年起市场上形成了各种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的态势。

    首先,改善型需求面扩大。在居民收入增长和住房贷款的支持下,改善住房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高收入家庭。据无锡市房地局统计,2004年,年收入在4-6万的中等收入家庭已经成为住房消费的主力,比例达到35%,购房者中30岁以下的达到43%。

    其次,投资用于保值增值需求猛增。受2002年6月以来股市持续走低、储蓄负利率、房价上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驱使民间富余资金和国外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致使市场上的投资(投机)需求骤增。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居民购房已不仅为了自住,追求保值、增值的购房需求势头很猛。

    第三,拆迁释放出的刚性需求规模较大。由于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的拆迁需求在近几年集中释放。2004年随着拆迁规模的控制、拆迁计划的严格执行,拆迁需求有所缓和,但总规模仍然较大。

    第四,外地人就业安家需求增多。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跃,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就业。如上海市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约500万人,其中约60%的人在沪居住时间超过1年,5%左右的人在当地购买自己的住房,影响当地住房需求约400万平方米左右。目前苏州市流动人口达到300万左右,其就业安家需求也较为旺盛。

     3、市场投机成分渐浓。

    表现在:一是出现了房价和租金走势背离的趋势,说明市场上投资(投机)需求比例过大。2004年,全国房屋租赁价格比上年上涨1.4%,涨幅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租赁价格上涨2.2%,办公用房租赁价格上涨0.2%,商业用房租赁价格上涨2.0%,工业用房租赁价格上涨2.2%。相比房价上涨15%左右,上海、南京的房租仅上涨了5%左右。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屋租赁价格比去年同季上涨1.9%,比去年四季度上涨0.3%。其中,住宅租赁价格比去年同季上涨1.3%。

    二是在交易量中,新房的二手交易量猛增。据调查,房龄在5年以内的二手房交易量740万平方米中,房龄为1年的占45%,1-2年的占24.3%。新楼盘的投资需求达到30%,个别楼盘甚至达到6070%。

    三是二手房交易的中介门店数猛增。2003年上海市已超过了1万家,比上海的便利店还要多,多时每天有8家房产中介开张。据苏州我爱我家统计,2004年古城区二手房交易中次新房占30%,园区占50%。

    在土地供应紧缺预期、房价比照世界大城市将继续攀升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遗产税开征预期等林林总总的诱因下,加之开发商、投机者、新闻媒介等的炒作,给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加温,刺激了投资者的追涨心理,也迫使普通家庭购房计划提前,一时间购房需求激增,以至不少楼市出现了排队求购的火热场面,一些开发商不惜违约承担双倍返还定金,公然抬高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将银行或股市等的资金转投房地产,甚至从银行贷款购买一套或多套住房投资,外地和境外资金也相继跟进。

     4、本地居民的居住需求受到挤压。

     2003年以来,上海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涨幅度(如图2),反映本地居民购房支付能力逐渐弱化。从调查情况看,本地居民的自住需求在飙升的房价面前难以得到满足,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对房价的过快上涨、难以承担正常的居住购房需求的状况反映较为强烈。本地居民正常的居住需求不但受到投资(投机)需求的挤压,而且受到支付能力更强的外地、国外需求的挤压,本地人严重地被市场边缘化了。上海百姓戏称“内环线内讲外语,中环线间讲国语,外环线外才讲上海话”。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