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宏观理论 > 正文
 
2006年中国经济金融政策走向分析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1月24日 10:38
赵新杰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保持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调控特色,各项经济指标总体走势良好。但是,2005年经济运行的三大突出特点需要瞩目。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势头明显;二是工业利润增速下降,产能过剩苗头凸现;三是货币供应增速持续分化、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储蓄率继续上升。根据对2005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我们预计2006年宏观调控将不是简单的“放松”或者“收紧”,而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组合,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注重结构调整和培育自主创新品牌,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经济全面转型。

    货币政策:侧重公开市场操作,加强预调和微调

    根据人民银行2005年第四季度例会精神以及我们的判断,2006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取向,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注意加强预调和微调。货币政策目标除维护物价稳定之外,也将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改善经济均衡性。

    1.利率市场化与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在《2005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强调,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高风险定价和负债管理的能力。但是,目前利率体系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历史进程见表4),仅限定了金融机构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为商业银行经营运作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利差。由于债券市场“脱媒”对商业银行运作形成了较大冲击,为促进银行业稳定发展,2006年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不会有大的动作。当然,也不排除央行降低各期限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

    此外,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和操作工具将有所变化。2005年,公开市场操作主要的目标是通过发行央行票据以及进行正回购对冲外汇占款。2005年前11个月,央行共发行央行票据117期累计2.55万亿元(面值),票据到期1.41万亿元;正回购回笼资金2400亿元。两项共净回笼资金1.38万亿元。2006年,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将继续推进,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下降。因此,公开市场操作的对冲规模将下降,央行除保持对外汇占款的适度对冲之外,将转而重视对市场利率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的调控。

    由于短期国债发行有望增速,因此,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将转向央行票据与短期国债并重的格局。原因主要在于,2006年起,我国将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推行国债余额管理,将会促进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的发行。短期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也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更多选择。央行票据由于缺乏真实贸易背景因此发行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预计短期国债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央行票据的替代作用。

    2.中长期信贷调控思路有所转变

    2004年下半年,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要“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投放。2005年以来,央行多次强调,要“适当”以及“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投放。这种用词的变化反映央行对于中长期贷款调控的思路有所转变。央行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中长期贷款持支持态度。同时,央行明确表示,“将继续研究增加消费信贷品种,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说明央行将继续鼓励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的发放。从数据上看,2005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1152亿元。1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继续同比少增130亿元。

    同时,央行始终对贷款期限机构“错配”持谨慎态度。央行在2005年多次强调应加强信贷期限结构错配检测指标体系,利用“窗口指导”提醒商业银行应增强应对经济景气变化的能力。为提高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央行将在2006年继续推动资产证券化工作。同时,为配合“十一五规划”顺利开局,央行开始注重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继续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助学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贷款,同时对商业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3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