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用户名: 密码:
 中经网搜索
 
     
繁体版 English Deutsch    
宏观首页 | 国内报道 | 国际报道 | 政策法规 | 经济报告 | 理论前沿 | 经济词典 | 经济会议 | 经济学人 | 专题频道 | 开发区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分析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9月09日 15:07
宏观经济研究部 张立群
    内容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型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的阶段;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一、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 

    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起止时间大体为1952-1978年。其基本特点,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发展模式看,是发展重工业和生产资料产业,独立自主地建设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 

    考察这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效果,有两个角度:其一是考察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其二是考察这一增长方式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按照前述的数量分析框架,一些经济学家(见厉以宁、秦宛顺、靳云汇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计算了1953-1978年间我国全民核算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由于这一历史时期全民所有制经济、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因此以上分析结果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对整个经济增长效果的分析)。在计算中,α的值(具体分析时表现为确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权重)使用计量模型估计得到,其中资本的权重为0.582,劳动力的权重为0.418;以利润最大化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得到要素需求方程;将全要素生产率表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的结果是:1953-1978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工业净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71%,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63%,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为28%,全要素生产率(该项分析中定义为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9%。总体看,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但从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看,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当时的条件下,离开这一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工业化就难以起步,也就难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业体系,难以制造出原子弹、导弹、卫星等尖端产品,难以依靠综合国力的提高自立于国际大国的行列。而离开这些基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都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这一历史时期的人们通过节衣缩食,艰苦奋斗,为国家的独立和经济的全面繁荣奠定了一个历史性的基础,对于其历史价值,是怎样评价都不过分的。 

    以上分析表明,任何经济增长方式都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其效果不仅体现在增长过程中,也体现在这一增长在该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方面。 

    对这一增长方式的讨论,恰恰是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开始的,这也是推动这一增长方式转变的起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开始注意和分析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不重视效率的弊病。指出要重视生产活动中“不惜工本”的问题,讨论了改变粗放型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方法,提出了依据价值规律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张。20世纪6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了“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的概念,并分析和比较了其优劣。由此出发,对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低效率做了进一步的思辨。在这些讨论中,开始关注到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果。由此形成了粗放型、集约型,外延型、内涵型等表示经济增长特点的概念。从目前的认识看,这些特点决定于一定的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不计工本的根本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铺新摊子、上新项目为主则是工业化起步时的客观要求。从历史进程看,最终决定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是体制和发展模式自身的矛盾。 

    二、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生产结构调整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    

    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大致为1978-1995年。其基本特点,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看,是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生产结构调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累积的结果,是解决这些矛盾所必须的形式,因此也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 

    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注重经济核算,开始注重市场需求。加之这一阶段伴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非常显著,因此,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角度看,效率的提高非常明显。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78-1995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据郑京海、胡鞍钢的计算,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4.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3%。与1952-1978年间比较,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界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在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上长期存在的痼疾和出现了发展速度大起大落、严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更为深入地研讨了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许多学者撰写了大量论文,提出并论证要变“数量型”经济为“质量型”经济、变“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为“结构型增长模式”、实现从“消耗型”增长模式向“效率型”增长模式的转变。一些论文还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粗放发展的轨迹进行了描述和剖析。所有这些讨论,从现在看,都集中于经济增长在资源使用方面的表现形式,而没有深刻分析这些资源使用形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看到,在这一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过程中,体制结构和生产结构都发生了异常剧烈的变化,市场机制对生产和消费关系、对生产结构的校正来得非常猛烈。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资源使用方面高投入、高产出,低水平迅猛扩张等特点。资源使用的形式,是这一增长方式内在特征的表现,是体制和结构转型的结果,有其客观必然性。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这一转轨型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内在的矛盾,这里蕴含着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的根本原因。 

    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当转型结束以后,其存在的条件也就改变了。与经济增长特点直接关系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居民家庭主导的积累和消费比例结构调整;第二,与此联系的生产与消费关系调整。前一个条件决定消费结构的变化速率以及产业发展空间扩大的速度;后一个条件决定生产结构补课型调整的速度。当积累与消费比例相对于收入增长趋于稳定时,消费结构变化的速率就会减缓;当生产基本适应消费的时候,生产结构补课型调整也就结束了。而这些变化集中表现为供求总量关系的根本性改变,短缺现象消失,初步的买方市场和局部生产过剩则开始显现。随着需求约束发展,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困难企业增多,破产失业问题将体制改革引入到社会财产关系方面,要求从体制上建立财产风险责任承担机制;随着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从拉动到约束的变化,生产结构开始在开拓消费、影响消费的过程中,转入全面升级时期。一种新的体制和发展模式开始形成,经济增长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进一步转变。 

    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 

    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大致从1995年到2002年。其特征从经济体制方面看,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已经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改革开始致力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则;从经济发展模式看,是准备条件,推动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带动新的产业升级,为全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准备条件。 

    从体制模式看,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调整的是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体系,而没有涉及经济责任体系。当竞争引起的财产风险损失不断增加时,对经济体制关于财产权利规则的设定,必然成为非常迫切的要求。经济体制不适应竞争环境的矛盾,推动了所有制和产权关系方面的深刻变革,在产权关系、分配关系改革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在生产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以后,出现了消费约束生产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主要依赖于消费结构升级,即从吃、穿、用层面转入住、行层面。这些需要在收入水平、储蓄水平、住房制度、消费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准备条件。通过体制机制调整适应竞争环境,解决竞争风险承担问题;通过扩大需求政策增加国内投资和消费,缓解需求约束,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中心任务。 

    对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效果,可以做以下分析: 

    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分析。据郑京海、胡鞍钢计算,1995-2001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1995年的47.3%下降到27.8%,降低了19.5个百分点。这一情况引起了很多讨论,一些学者担心中国将步入东南亚国家的增长困难,即体制和发展模式学习上的潜力已经释放完毕,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的能力减弱,持续发展面临危机。但有一些情况是需要指出的:(1)1995-2001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转换的时期,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力度减弱,经济增长率偏低,政府财政性投资被迫增加,这些对资源使用效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2)产业全面升级包含资金高投入的过程,这是一个奠基的过程,其效率将在较长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表现,而在短期内则表现不充分。(3)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集中于约束机制的建立,与激励机制建立比较,增强经济活力的效果明显不同,对资源使用效率也有一定影响。(4)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5)由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限制,技术进步速度受到限制。总体看,这一时期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比较强烈,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速率减慢,体制的激励作用降低,这些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四、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与评价 

    这一阶段开始于2002年,目前尚未结束,其特点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在收入和储蓄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住房制度改革和消费政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向住、行方面升级。突出表现是对商品房和家庭汽车的需求迅速扩大。以最终消费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活动开始活跃,住宅、汽车等产业高速增长,与提高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成长产业异军突起。由于这些产业对重化工业产品需求巨大(住房和汽车等产业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化、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需求,远远大于食品、轻纺、家电等产业),因此必然带动重化工业的大发展,并拉动能源、运输等基础产业发展。而所有这些产业资金密集度都比较高,其发展必然引起投资的高增长。高投资支持的工业化提速,也必然拉动城市化步伐加快,而城市就业和人口的增加,则又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速率加快,推动了投资更快增长。另一方面,市场取向的改革在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市场秩序和投融资环境逐步改善,以财产和产权关系为基础的基本经济规则体系开始建立,社会对财产损失和失业的风险开始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加强,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看,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基本完成,初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面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已经拉开了序幕。 

    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中也开始出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行业发展过快,投资规模偏大,一些粗放型增长的特点重新抬头,资源环境的浪费和破坏也有所增加。初步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剧烈变动导致市场供求出现新的失衡。 

    此次增长起源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房地产、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汽车作为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终端产业,与食品、轻纺、家电等传统的终端产业比较,对重化工业和能源运输产业的需求要大得多。根据1995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建筑业的影响力程度(“影响力程度”是指当某一部门增加单位需求时,通过直接和间接联系对其他部门所要求的生产量)为2.9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程度为3.26,可见这两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在各生产部门中居于较高水平。住房、汽车所需的钢材要远远高于服装、彩电、冰箱等产品。2003年与2000年比较,钢材产量翻了一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从产业联系的角度看,住房、汽车是终端产业,重化工业是中间产业,能源、运输是基础产业,相互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化、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产生巨大需求,打破终端产业和中间产业原有的供求平衡;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也必然对煤电油运产生巨大需求,并打破中间产业和基础产业之间原有的供求平衡。新一轮产业结构失衡导致新的市场供求缺口,并引起价格上涨,形成利润丰厚的发展空间,刺激相关产业迅猛增长。这些情况,与结构校正型的迅猛扩张完全不同。在生产和消费相互适应和市场调节为主的基础上,生产结构调整的过程不会很长,当前粮食、钢材、水泥、发电量等短缺产品的快速增长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应该说,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下,虽然有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市场需求不足,是生产过剩。这是与此前的增长方式根本不同之处。 

    第二,体制缺陷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2004年以来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相关的机制和规则不健全,经济活动尤其是投资扩张的成本偏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开发成本很低。土地通常以协议方式转让,不能通过市场化交易反映真实地价,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健全或不能严肃执行,一些地区甚至以零地价进行招商。二是资金使用成本很低。最近三年多来,外贸盈余迅速达到700亿美元,外资流入达到1789亿美元,外汇储备骤增2930亿美元。由于汇率相对固定,中央银行被动买进美元,大量投放基础货币,银行资金供应大幅增加,信贷增长加速,而在经济升温、物价上涨以后,利率却没有变化。三是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很低。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缺少必要的准入标准和补偿标准,建设项目几乎不计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我国矿产资源税目前还是按照实物量征收,在煤炭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时,对资源开采的补偿明显偏低;而且煤、电价格脱节,资源型产品价格的上涨没有相应传导到最终产品。凡此种种,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济运行和投资扩张成本低的背后,潜伏着一系列体制缺陷,如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不稳固,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不能反映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投资风险约束不到位,等等。而与前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当前的体制和机制已经有了很大改进,需要的是根据增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和机制。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增长中出现的问题,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以往相似,但根本原因不同。在推动这一轮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正确认识生产结构升级的特点,充分认识市场规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尽量减少行政措施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干预;第二,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规则,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注意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 

    对这一经济增长方式效果的评价,需要等“十一五”期间的数据齐备以后,才可能进行计算分析。预计会比1995-2002年明显提高。(国研报告)
 
来源:CE.cn
 
关于我们内容宣言网站大事记网站攻略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www.ce.cn www.cenet.cn www.chinaeconomy.cn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