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经济会议回顾 > 正文
 
东亚峰会显示亚洲自主加强 中国的作用备受瞩目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14日 10:33
    亚洲自主不断增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3日在评论中说,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马来西亚领导人马哈蒂尔,提出了东亚峰会的想法。此后,这个曾被挖苦为“没有白种人的核心团体”设想,已取得长足进展。现在亚洲格局逐渐成型。马哈蒂尔设想,该峰会的核心成员国是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10+3”集团将“平衡其它地区的区域集团”。但10年之后,推动地区主义的力量变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将受日本、印尼和新加坡等国的邀请出席东亚峰会,它们把前三国视为对中国的力量平衡。尽管这三国的出席,将东亚峰会变成了“东盟+6”,但本周的峰会确实有很重要的一点,与马哈蒂尔的计划相同————仍是亚洲经济、文化和军事主导力量的美国显然不在邀请之列。  

    《澳门日报》13日的报道认为,东盟东亚峰会成全球焦点。从出席东亚峰会的16个国家来看,在世界政治或经济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人口达30亿,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其中的中、日、印及韩国,皆是经济大国或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重要性不亚于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东亚是否能顺利加速整合为“东亚经济共同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东亚峰会被视为亚洲地区迈向欧盟式单一市场的序曲。

    中国作用备受瞩目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3日发表的文章认为,首届东亚地区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其未来影响可能与1976年2月在巴厘岛召开的首届东南亚国家联盟峰会的影响同样重要。日益崛起的中国和复苏的印度出席吉隆坡峰会,而自二战结束后就在亚太地区拥有霸权的美国却缺席,表明我们正处在新时代的尖端。14日的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超越了地理概念或者说是种族特性,试图为建立一个新的地区机构打下基础。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加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出席,表明了新兴的东亚地区主义中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参与性。随着成熟的中国外交导致多个地区组织的诞生,东盟正在与中国建立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东盟的一些新成员,例如缅甸、老挝和柬埔寨,都受益于中国的慷慨,因此在东盟内部支持中国所关注的问题。马来西亚、泰国这样的老成员也开始追捧中国。    

    俄罗斯《生意人报》13日发表的文章认为,此次历史盛会并没有邀请美国总统参加。华盛顿则作出不请求参加此次峰会的姿态。它显然在等待地区的内部矛盾由内而外瓦解尚未诞生的东亚共同体。北京巩固了自己确定亚太地区未来的大国地位,日本被迫处于守势。   

    日欲对华进行牵制

    日本《产经新闻》13日的评论说,在第一回合的“东盟+3”首脑会议之前,中国与韩国突出“反靖国神社同盟”的形象,并按其想法发表了首脑宣言。攻防的舞台将移到14日的东亚首脑会议,日本打算通过与拥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印度和澳大利亚结成联盟,与中国对抗。

    评论指责中国想“把东亚首脑会议变成第二个上海合作组织”。小泉的随行人士说,日方将在14日的东亚首脑会议上,由小泉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国不愿意提及的共同拥有民主、自由、人权这些普遍价值观的重要性”,由此为东亚共同体的形成创造条件。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首相小泉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责中国加强军事实力,并要求中方增加军事透明度。小泉称,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却没有成为军事大国。中国不应把经济发展成果用到增强军事实力上,而应该用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还应增加军事透明度。
 
来源: 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