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 > 宏观经济 > 经济报告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经济非均衡运行使结构性过剩加剧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5月09日 08:06
孙磊

    孙磊,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律师,注册会计师,德国波恩大学奔驰基金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计量学。

 

    ●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突出问题:第一,进出口不平衡日益加剧,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合理;第二,宏观调控效果弱化,投资开始出现反弹;第三,货币供应量(M1)增速回落并在低位空间徘徊,货币流通速度显著降低;第四,虽然能源价格、粮食价格出现一定上涨,但是总体物价水平仍然有走低的倾向。

    ●我国资金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资金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刺激了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依然强烈,投资饥渴的问题始终存在。而在国有企业中,仍然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利润目标的制约,又往往可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资金的支持,因此投资愿望不减。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更是达到44%的水平。这几年投资过快增长所形成的产能今年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企业的产出迅速增长。供给的过快增长,导致不少行业产品价格下调,并同时导致行业库存增加和企业利润的下降。

    ●需求方面尤其是消费需求持续低迷,增长乏力。在西方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往往占到总需求的80%左右(美国数据),而在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低迷。

    ●经济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国内的生产环节,是造成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并进而导致持续的煤、电、油、运等普遍紧张的主要原因。在国内市场上,结构性过剩不仅意味着企业库存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还形成了宏观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

    ●当前的经济是在一种非均衡的经济状态下运行,结构性过剩和内需不足是其中的中间作用机制。国内市场的非均衡的压力通过出口机制,对外表现为贸易的巨额顺差,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

    今年初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了去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势头。从统计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0.2%,普遍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而去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9.5%、9.4%、9.4%和9.9%。今年同期的价格水平则进一步走低,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增长0.8%。从增长的结构构成看,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一季度增幅达到25.8%,比去年同期23.1%高出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尤其是新开工项目,一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47%,接近了宏观调控前的高位。在经济的内需方面,消费需求增长依然缓慢,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仅11.7%,同比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在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中的内在的结构性矛盾也在日趋加深。

来源:上海证券报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