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胡鞍钢教授做客央视 盘点2004中国经济(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1月14日 15:02
清华大学国情中心 魏星

  怎样的记忆刻在了2004年的年轮上,怎样的色彩印在了2004年的画布上,怎样的脚步踏在了2004的征途上,怎样的期待会在2005年的日历上。2005年1月1日,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受邀作为中央电视台《2004中国年度经济报告》首席经济学家,与来自国家部委的官员、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共同盘点2004中国经济,预测2005经济发展态势。

   《2004中国年度经济报告》形象地把2004中国经济划分为黄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五种颜色,寓意经济发展中的“三农”、宏观经济稳定、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等热点问题。

   胡鞍钢教授首先把2004年的中国经济概括为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之年和宏观经济稳定之年,中国作为一个快速的列车它的行驶不是急刹车是点刹车,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航行的巨轮,它不是急转弯是缓转弯,因而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的发展。

   在谈到“三农”问题时,胡鞍钢教授指出,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巨大变化的这个人口迁移过程,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这个重大的社会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三农”问题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大的难题,也是政府重大的任务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三公”体系,所谓三公体系的含义就是要在农村建立公共财政的体系,也就是说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转移支付尽可能到个人尽可能到家庭,使他们直接从财政转移支付中受益;第二个就是要建立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来解决农村的上学、健康、卫生防疫等问题;第三个就是要在农村建立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体系。这三个方面会使农民得到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进而也改变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收入增长。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投资农民、服务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最终富裕农民。”

   在谈到宏观经济稳定问题时,胡鞍钢教授指出,今年中央实施的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成功,避免了经济大起的同时避免了通货膨胀率的恶性上升。在预测2005年的宏观调控措施时,胡鞍钢教授指出,2005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要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首先是经济增长要稳定,其次是物价相对稳定,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到4%,另外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宏观经济稳定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新的发展观来转变增长方式。

   在谈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胡鞍钢教授指出,从中国角度来看,国情就是人口多,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重要的能源相对紧缺,从全世界来看,中国的能源增长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但是能源的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从我们的发展模式出发,应当实施能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友好型的增长模式,这才有助于我们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在谈到绿色发展问题时,胡鞍钢教授指出,绿色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也是新的发展战略,应当说它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人类追求的发展本质上是绿色发展。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后,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发展之路,我们不但要能找到抓老鼠的猫,而且理解猫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发展总是“黑猫”,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绿猫”,当然从“黑猫”变成“绿猫”这个过程确实比较艰难,但它是一个必须选择的转型之路。

   在谈到国际合作问题时,胡鞍钢教授指出,中国要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降低全球化成本,进一步开放自己的市场,融入世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学会游戏规则,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尊重这些游戏规则,利用游戏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人类不安全,包括工作不安全,健康不安全,收入不安全,甚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人为本,解决在全球化条件下所出现的各种发展挑战,提高人民的安全感。

   在节目的最后,胡鞍钢教授对2005年的中国经济做出预测,中国经过25年的学习实践总结,将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并推动世界的发展,对人类贡献的时代已经来临。(清华新闻网)

 
来源: CE.cn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