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博士谈协调可持续发展(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8月12日 14:51
肖芬 朱姗 邱军
    中国广播网第二轮“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报道推出大型系列主题视频直播访谈,邀请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博士做客中国广播网,围绕协调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畅谈扶贫、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国内银行业发展等问题,欢迎各位听众、网友在线收看并进入BBS论坛参与讨论。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博士做客中国广播网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博士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和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广播网“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视频直播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彭龙运,欢迎您。

    彭龙运:谢谢。各位网友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我们畅谈可持续发展、振兴东北的话题。大家可以通过BBS参与我们的讨论,发表你的相关话题。彭先生,我们今天谈的这个话题,是围绕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中的一个。应该说现在我们这个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意识到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贫富分化,国有企业老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下岗情形最为严重,现在资源短缺,还有国际贸易摩擦造成的一系列现象。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贫富分化,因为贫富分化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一个障碍了。我们知道扶贫一直是这段时间的一个焦点问题。据了解在2003年的时候,中国的贫困数字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到了80万,2005年,不知道这个数字有所缓解,还是有所增加。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是非常严峻的。中国扶贫形势也是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

    今天,在直播现场,我们也请彭先生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就贫困差距问题给我们进行相关的探讨。

    彭龙运: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贫困的问题。刚才主持人提的这个题目非常好,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这个大战略的问题。其实中国政府在最近这几年当中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就是这个战略选择的调整,把过去重发展、重经济的片面发展的方式,变成一个均衡的发展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从认识上和战略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贫困的问题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亚洲国家是严重存在的。

    主持人:每个国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彭龙运: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个宗旨。亚行的宗旨是要反对贫困,要使亚洲地区没有贫困的人口,这是我们最伟大的目标。

    主持人:因为我们知道亚洲开发银行不是一个商业银行,它是国家政府间树立的这么一个机构。

    彭龙运:我们叫做多边开发银行,多边就是很多国家的政府参与建立起来的银行。开发的机构一般是有援助性、辅助性的性质。像世界银行,现在有非洲开发银行,美国开发银行,它都是一种辅助性的银行。

    主持人:这样说的话它应该对社会贫困问题更为关注。

    彭龙运:非常关注。我们在亚行的角度来讲,先说说亚行对贫困的看法,然后再谈中国的贫困问题。亚行对贫困的看法,是把反贫困作为亚行的最高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亚行有几个突进,通常鼓励均衡式的经济发展,这个发展的概念就是让贫困的人口,从发展当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分享更多的好处,比如说我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办法。另外一个办法,我们鼓励政府改善政府管理,国内翻译叫“良治”,也就是良好的治理。那么,通过改善政府的管理,增加透明度,增加贫困人口来参与治理。第三个,我们通过改善环境,有利于贫困人口,我们已经证明了的。

    主持人:您说的是自然环境吗?

    彭龙运:自然环境。因为贫困人口通常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生存、生活和工作,比如说他呼吸的空气比较污浊,他们的水质量比较差,这样的话,对他们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成很多疾病。但是他们一般又没有钱去治疾病。他们会从环境当中受伤害最大,而导致贫困最大因素就是疾病。东北振兴也需要坚实的自然基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搞上去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振兴就有了,反之,生态得不到治理,林区百姓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东北振兴就是没有保障的,也是难以持续的。所以我们通过这几个途径来改善贫困。回到中国的贫困问题,现在有一种担心,现在是贫富两极分化在加剧,加剧得很严重,现在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刚才您也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在2003年的时候,贫困人口又增加了80万,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来看,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大家也很愿意谈的问题。但是真正把这些问题宏观起来看,它是有进步,有后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怎么这样讲呢?比如我们讲到80万人口来看,就2003年是增加的,以前和现在都是呈减少的趋势。从扶贫来说,中国的扶贫是非常有成就的,这个成绩是非常了不起,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一个个案,在短短的20年时间以内,把贫困人口由3亿多减至到现在的两千多万。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就给城镇失业、半失业者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很多的就业空间,东北地区就业再就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4年,吉林省新增就业3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3%,低于控制指标1.31个百分点。黑龙江省新增就业56.3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7%,比2004年初控制目标低1.23个百分点。辽宁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主持人:也许贫困不能马上解决,但是国家出台的,像针对农村地区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康是的解决贫困的根本问题。还有社会养老保险,这些制度要先树立会,然后一步一步的实行,是时间可以证明的。针对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尤其是我们国家如何治病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很了解,也想让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我们国家扶贫体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彭龙运:是有一些问题。作为来衡量国家的贫困程度,或者贫富差距分化的程度,国际上一个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它的值是在零和一之间,基尼系数等于零的时候,是完全没有两极分化的概念,等于一的话,就是非常的两极分化,就是到了极端的。一般认为0.3以下是比较好的,0.3到0.4,是比较正常的,超过0.4,就认为比较严重了。如果到0.6以后,就意味着这个国家面临动乱了,情况就比较危险了。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官方很严谨的统计,统计局公布的0.417%,但这是2000年的数据,学者统计大概是0.548,或者是0.56的样子,也有估计到更高一点,或者低一点,但这只是估计数据,不是精确系数,但是我们可以拿来参考,就是这个指标已经超过0.4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然南美国家大概0.55,0.5以上,说明他们比我们严重得多。现在就是要避免中国的经济南美化,也就是拉美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在讲到中国的扶贫方式问题,扶贫的制度问题,中国过去开展的扶贫方式,其实有很多是非常有尝试性的,非常有成绩的一种方法。比如我们提出的开发式扶贫,这就解决很多问题。过去我们提供“以工代赚”,我给你工作,让你获得收入,工作就帮你改善了交通状况,比如修公路,这样的方法也非常好。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我们采取了一些新的办法,搞“整村推进”,就是我们有很多贫困县,实际上目前按贫困县来推进不科学,按贫困村来推进更科学。根据实际来做一个调整,过去我是一个县,县里有富人有穷人,但是我生活在这个贫困县里面我得有好处,这是一个办法。

    主持人:单位缩小了,更精细了。

    彭龙运:对。今年黑龙江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在去年重点扶持实施村养殖业到户增收项目和部分公益事业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了主题调整。6大类项目,32个子项目,安排资金20510万元,每村平均39.6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帮助分布在黑龙江省79个县(市、区)的518个村解决增收难、行路难、人畜饮水难、贫困户学生入学难等实际困难,还将帮助这些重点村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电视接收条件,加强畜牧服务体系建设,使22.05万贫困农民直接受益,惠及农业人口108.79万人。

    

    另外一个办法我们现在搞培训,扶贫资金里有10%用于贫困培训。怎么培训呢?培训内地的贫困地区的不适宜生存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到城市里生活,让他到城市里打工赚钱,让他慢慢适应城市生活,他也许不愿意回去了,那个地方的人口自然就减少了,生活、生产环境就慢慢改善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东北一些省市在这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例如以往转移农村劳动力主要是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在政策和技术上提供帮助和扶持。黑龙江总结全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并结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项目,通过对贫困地区中有一定威望、有创业意识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发展和壮大现有企业规模,为其他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跨行业转移就业;并通过这些人在路子上“引”、管理上“帮”、技术上“扶”、资金上“垫”等方式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这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上实现了由体能、技能的培养到创业的转变,提高了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当然了,我们也会有一个产业化的扶贫方式,来促进产业发展,让产业带动发展,所谓的产业发展也就是搞一些龙头企业支持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就是采取企业加农户的方式,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可能比一个县政府还有用,对农民来讲,这种方法很好。

    主持人:让他自己能够造血,不要靠输血。

    彭龙运:我们现在也有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哪儿呢?比如我们现在把扶贫当成一个总的想法,所有的扶贫人口,收入低于多少多少的人就叫贫困人口,其实这个也不太科学。这些人是叫贫困人口,但是帮助的方式要有区分。比如去年公布出来的,目前有两千六百一十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里百分之二十几的是五保户,五保户是没有儿子、女儿,失去抚养能力的老人,这是一类的。另外35%是疾病、残疾人,这样的人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这两种占了50%多了。余下来是生存条件非常差的,它本身不适于生存,像黄土高原那儿就靠天吃饭,没有水,这一年就完蛋了。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要把扶贫的几种方式区分开来,第一个扶贫和救济要分开,比如五保户、残疾人、严重疾病的人,这些人应该通过政府的救济来解决,而不是通过扶贫来解决。你扶给他一只羊他吃一只羊,你扶给他一只鸡他吃一只鸡,因为他没有办法去养这只羊,没办法去养这只鸡,这些人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另外一些人他是有能力的,你可以给他一点启动资金,这样他就可以发展起来。比如像我们国家通用的方法——小额贷款,你给了一点钱,比如他本来天天闲着没事,我养一头羊、一头猪,忽然发现有了很好的收益,我的收益可能是成倍的,我付给你一点利息,这样很好。但是这些人没有获得贷款的机会,所以政府给一个小额贷款就比较好。

    主持人:你觉得现在是缺乏小额贷款的机会呢,还是贫困人口没有去贷款的意识呢?

    彭龙运:两方面都有,小额贷款最早从86年开始搞起来的,小额贷款最早始发于孟加拉,当时是有一位教授,突然发现农民你给他一点钱,他就可以创造很多的收益,(孟加拉语)后来变成一个世界语,就是一个(英语)模式,我通过联保的方式,我只贷给妇女,妇女在农村里面家庭责任感最重,亲情最重,她的还钱意愿也很强,而且她也是最没有机会的。另外,我给你钱,我给你一次你要定期还,不是到期一次还,而是你慢慢还,比如借你一千块钱,一个月可以还一百块钱。还有一种方式是联保,也就是担保的方式,一村的人给你担保,你如果要不还就没有面子了,你一定会还钱。通过这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非常好,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孟加拉国这个需求很大。

    彭龙运:任何一个贫困的国家都很需求。中国有很多地方已经跳出这个阶段了,但是有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迫切需要这个小额贷款。现在中国也正在摸索试点。

    主持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的?

    彭龙运:现在的情况是基本上每个省都有,每个省基本上都开展了小额信贷。中央银行每年大概会给出一定的数额的支农再贷款,你到农村信用社,或者是农行,因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到处都有网点的,通过农村信用社来贷给农民,这样有一个好处,一个它触角比较多,再一个就是它对基层比较熟。我们现在每年的存量是900亿人民币,也就是借还借还的那些贷款余额。

    主持人:您对前景非常看好吧?

    彭龙运:前景是好,但是也是有些问题的,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中也有很多问题的。首先比如农村信用社,它本身的资产不高,你要给他钱以后,给他一个机会的话,他本身能活下来,但是旧债还在。另外,农民的小额信贷,覆盖的面非常宽,几乎全国到处都是农村,你要让农村信用社去覆盖这个很难的。比如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在贵州六个县做了一个调查,我们发现一个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大概有2到4个人,他会覆盖大概900多户人家,那么900多户人家分布的范围,100户人家大概有十平方公里,一个人大概要管二十平方公里,他要找贷、还,这个也是有风险的,很不容易做的。

    还有一个,比如说我们现在地率的问题像孟加拉的利率是15%,我们国家的利率允许10%的浮动,本身是固定的。这个问题在哪儿呢?刚才我讲到这个困难的情况,一个人覆盖20平方公里,这个过程中间还有风险。这个贷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您指的是农民?

    彭龙运:我做一千万的贷款我也是一个人就做完了,我要做一千块钱,我也是这个程序。

    主持人:你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他做这个贷款的成本太高了。

    彭龙运:对。所以现在这里面也是有些问题,不过总的来讲,小额贷款作为扶贫方式值得推广,而且很有潜力。例如去年,哈尔滨市政府两次对《哈尔滨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降低了贷款门槛,全面推进小额贷款工作。全市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95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

    主持人:国家对东北地区扶贫贷款支持情况怎样?

    彭龙运:2005年国家将从国企改革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高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增加的50亿用于全国农村的扶贫贷款,重点就放在了东北地区,目的在于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积极支持东北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所以前景是很好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农村信用社本身是商业机构,它必须有自身的商业性质去考虑,如果贷款的成本太高,他就必须考虑能不能做下去,能不能进一步推广它,然后使更多的贫困收口收益。我们看到现在国内有很多银行也的确暴露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不知道您是怎么来看待现在银行业自身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它对我们国家资金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彭龙运:应该讲银行业从自身的比较来看,它的发展非常快,中国的银行业你要知道,过去的银行,财政和银行是国家的两个钱袋子,意思就是国家要花钱,从左手兜里掏和右手兜里掏是一样的。银行不是一个企业,也就是说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钱。事实上发展了以后,银行是一个企业,它的经营资本和资金,它要获取的是利润,这跟一般企业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要追求的目标也是一样的,他同样要防止他的风险,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银行的钱是通过吸取老百姓的存款进来的钱,这个钱是借款,是通过向老百姓借进来的,他不是国家的钱。从这个最起点谈起,而到现在我们把银行做成企业,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建立专利银行,有股份制银行,应该讲银行的体系发展应该是相当大的一个进步了,而且很多也是比较健全的一个机构。

    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银行可以贷款,过去是给你指标,给你多少指标你可以贷,但是后来按照贷款来审定的。回过头来讲,我们也要看到缺陷,缺陷是有哪些方面呢?银行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它现在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是存在的缺陷之一。另外,与国外银行相比,WTO进入以后,2006年,也就是明年,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已经成熟,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他一定会兑现的,兑现以后,中国的银行业不是自己的,而是与国外的银行竞争,你在与国外银行竞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不足,很多缺陷,从这两个方面来比较,我们的金融系统面临很大的挑战,它是存在很多问题。并不是像现在很多人讲,金融系统没有进步,金融系统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个责任怎么追究,实际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银行本身来讲,它发展是非常快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发展可能不比我们快,只能比我们慢。那么这里边我们的问题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我们现在有很多金融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像刚才提到的农村金融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所有的贷款全放,全收,网点从基层撤调。农村里面实际上只有存款的机会,没有贷款的机会,这意味着什么概念呢?它存的钱是从农村往银行里抽走,金融服务不能满足需求,这是发展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把血液从农村抽到城市里来,因为城市里边的放贷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所以这里面是一个问题,怎么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前银行改革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障碍是不良资产的包袱,这一问题在东北地区尤为突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振兴东北金融的首要任务和基本条件。东北地区金融部门门类也是比较齐全的,银行业在支持东北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银行分支机构,都是各自系统发展的领头羊,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银行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东北地区银行由于背负着经济转轨中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的包袱,难以跟上我国银行总体改革发展的步伐,逐渐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东北地区银行业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率大体是在33%左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13个百分点,银行业超负荷经营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银行业市场的拓展,特别是信贷业也由于东北地区国企改制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完全到位,而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个地区银行的员工,思想观念受计划经济影响比较深,相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经营理念也比较陈旧。这也是制约东北地区银行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就是像我们现在中小企业的问题,中国的经济里边,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过去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企业,对企业进行分类,大企业的信誉好、财务状况牢,所以就可以往里贷。中小企业在国外是受保护和受补助的企业。在我们国内相反,它不但得不到保护、支持,相反应该得到的金融服务都得不到。

    主持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样的?它们在东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

    彭龙运:像2003年,中国的GDP5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我们国家的零售额59%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我们的税收将近4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我们的就业,大概是70%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机会。很久以来,一提起东北的经济,恐怕 所有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大庆、鞍钢、一汽等国有特大型企业,而如今,这些国企风采依旧,所不同的是,盼盼集团、修正药业、金德管业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正以后发之势与这些国企老大哥比翼齐飞。在中央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型企业正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迅速发展,成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新生力量。东北经济结构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民营经济的增加值已占东北三省GDP的40%,而近年来这个比例正在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中小企业在企业规模和实力上同样让人刮目相看。在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俄边贸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从2000年“社保试点”至今,辽宁省累计有178万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实施了并轨,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这些新增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在辽宁省1000多万从业人员中,民营经济提供了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

    主持人:那么对它的扶持力度怎么样?

    彭龙运:我们的扶持这些年来有很大的改变,这里边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我们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让他有小额贷款的机会。我们制定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纲要、支持办法,我们准备建立中小企业板块,让中小企业有渠道。很多中小企业过去是戴个红帽子,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私人的,使公司治理结构都有了一个改变。而且中小企业,国家还建立了高科技中小企业扶持发展基金,也有很多资金注入。例如,创新基金促进了东北三省中小企业朝着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从1999年到2003年,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东北地区共立项467个,支持金额3.3亿元,涉及制造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开发等诸多领域。到2003年年底,受扶持企业资产总规模达61亿元以上,纳税3.9亿元。据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正在执行中的213个项目的统计,企业总资产和年利润都有不同幅度增长。

    主持人:在中小企业的扶持上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彭龙运:很大的进步。中小企业可以申请科技含量到什么程度有恨严格的标准。但是不管怎么样,它是支持中小企业的。去年统计中小企业有300万,实际上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一千万,当然这里边有个标准,什么叫中小企业?这一点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主持人:今天请到了彭先生跟我们谈到了,有关实现应该发展的相关话题。我们看到有很多网友通过我们的BBS跟我们提一些提问,比如现在有一个网友,这是一个叫水火不容说今天请到的是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我想问亚洲银行专家,亚洲银行每年对中国的投入是多少?

    彭龙运:这个我们在网站上都有讲到了,大家可以到亚行的网站上看。www.adb.org。现在亚行的总投资大概是15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现在这个规模已经不断扩大,今年完成的规划数额是15个亿美元。当然我们除了贷款以外,亚行还有一个赠款,每年还有一千多万美元的赠款。赠款主要是支持政府做一些特殊的研究,比如像做某些改革,举个例子,像现在农村税要改革,我们跟财政部合作,搞一个农村税收改革的项目。另外,我们还做一些像参股式的投资,我们可以做一些股本。

    主持人:这个网友说,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开发银行之间是什么关系?

    彭龙运:严格讲都是属于开发性的机构,不是完全的商业机构,从银行的角度上来讲,不属于完全的商业银行,它带有政策的性质,中国开发银行,是完全的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的开发银行是一个国内的机构,而且它是一个政策性的机构,它是带有很强烈政策性,也就是政府支持的一个银行。那么亚洲开发银行,它也不是一个商业机构,它是一个开发机构,是一个扶持机构,但是它是多变边的,亚洲银行是多边机构,多到60边,我们现在60个股东,有45个本地区的股东。

    主持人:非常感谢网友收看我们今天的访谈,也感谢您光临我们的演播室。 

    嘉宾简介          

 
     彭龙运经济学博士 

     1992年—1998年任财政部综合司统计预测和分析处副处长,主要负责财政金融信息收集和整理、中央财政统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政府财政统计(GFS)转换、即期财政经济形势分析、中长期财政政策和计划的统计支持、财政货币政策运用即统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合作等。首次成功地将中国财政统计转换成国际标准框架的财政统计资料,并将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译成中文出版。      

     1987年—2001年任财政部综合司综合处处长,主要负责财政税收政策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多年度预算编制,中长期财政金融战略研究、国际合作等。主持编制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参与撰写了一系列重要工作报告,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等。      

    现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主要负责亚太地区经济趋势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监测、财政税收事务、金融改革与分析、良治、法规改革与完善、市场环境分析、中国技术援助项目规划与管理等。      

    最近完成的研究成果  

    《亚洲发展展望》,《中国国别经济报告》,关于实施中性财政政策的建议,建议能效电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煤层气强化采煤安全,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关于中国利率政策调整的建议与建议,中国崛起给亚太地区带来的机会与挑战,投资的过热引发的结构性矛盾值得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关注净出口减少的宏观经济影响等。     

    负责多个对华援助项目:如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研究、城市公共财政问题研究、河北发展战略研究、内蒙古能源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