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专家指出:中海油后遗症或引发美中严重经济冲突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8月05日 13:46
    据海外媒体报道,在中海油正式退出竞购优尼科后,强烈反对这笔交易的华盛顿政客喜笑颜开,但美国几大媒体8月3日都不约而同对这起被政客们扼杀的收购鸣不平。纽约时报说,中海油虽然撤了,但美中之间的麻烦却不会消失;洛杉矶时报说,尽管中海油倒下了,可更多的中国公司照样要继续收购美国公司;芝加哥论坛报称,在反对者欢庆中海油退出时,这笔交易的后遗症或将引发更多冲突。

    记者从美国各大新闻网站检查到十多篇有关中海油退出竞购的深度文章,仅纽约时报网站在8月3日评论中海油的文章就有三篇,其中一篇文章称,中海油的撤退符合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因为战术性的撤退是为赢得今后更广泛的战斗。

    纽约时报的另一篇评论文章则直截了当地指出,是美国政客们扼杀了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案。在布什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下,国会议员们为中海油的收购制造了足够障碍,让绝大多数投资者怀疑这笔交易最终难过华盛顿这道关。然而在中海油宣布退出竞购后,一些政治分析家和国会议员又表示,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会随着中海油的离去而消失。

    美国政策研究机构、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预测,从现在到秋季,美中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经济冲突。而在封杀中海油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强烈的民主党参议员道根(Byron Dorgan)则争辩说,中海油的撤退“不会改变有些政策问题急需得到回答的现实,当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试图再收购一家美国石油公司时,这是一笔自由市场交易么?其答案是NO。”

    纽约时报指出,对于道根的这个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不愿与其进行理论,他们始终认为美国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政治反应再在有些太过分了。尤其是当初不少政客指责这笔收购将会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个借口让许多专家都表示怀疑,因为石油只是一种用来交易的商品,况且优尼科在美国能源消费比率中仅占有区区的百分之一。

    但美国已在诸多方面对中国表现出了足够的政治刻薄,最后把这些怨气都撒在中海油的身上。提出欲对中国所有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也承认,“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点错都没有,这也是我没有反对这笔收购的原因。但是中国不公平地对待美国公司和美国工人所引起的骚动却一直存在着,从而给此案带来了一个错误的结果,不得不接受它。”

    洛杉矶时报的文章说,专家们指出,在中国问题上一直受左右两派夹板气的布什政府,在中海油退出竞购后已表现出希望此事快点结束的意愿,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银行,肯定很快又会发出新的收购要约,到那时美国的政策制定们又将面对同样的令他们感到极不舒服的问题。

    一些商界领袖和亚洲问题专家表示,他们已看到华盛顿出现一种迹象,将会对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设置越来越多的障碍,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把中国视为一种威胁。一名美国贸易顾问透露说,美国政府已悄悄回绝了几家中国和香港公司欲收购美国电讯公司的计划。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预测,美国国会今年将会进一步反对类似中海油这样的收购案,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个极大的冲击。

    但芝加哥论坛报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越是反抗中国公司的收购,就会越使美中关系变得越加复杂。中海油的收购案已经死了,但此案引发的政治争论却不会就此结束。就在中海油宣布退出竞争后,华盛顿便弥漫着指责和欢庆的气氛。曾在中海油收购中担任咨询顾问的Akin Gump Strauss Hauer& Feld公司的一名律师指出,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政府对待中国公司的方式完全有别于其它外国投资者,这就令人担并怀疑美国政府是否还想保持开放的资本市场。

    美国贸易专家则警告,中海油事件肯定将会使本来就已紧张的美中关系变得更加难民预测,因为在中海油成为热点新闻前,美中就已在纺织品、知识版权、人民币升值等方面存着一系列的争议;在地缘政治上两国也同样存在着分歧,如中国对台湾的强硬立场,还有目前正在北京举行的旨在解决朝鲜核武问题的六方会谈等。

    曾在克林顿执政时间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亚洲问题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指出,中国的强硬路线者将会把这个问题当作美国限制他们使用能源的一个实证,这样一来,他们将会按照美国所不喜欢的方式来行事。

    卡托研究所能源研究主任泰勒(Jerry Taylor)认为,政府对中海油收购的严厉反应可能会破坏美国在全球自由贸易中所争辩的权威。泰勒指出,那些经常指责共产主义者的国会议员们,在反对中海油收购时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象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那样,他们的所做所为,就好象他们就是优尼科的老板。泰勒警告说,美国政客这样做“将会使外国政府为美国打开市场变得更加困难。”

    在美国专家、学者和政客都在谈论中海油可能留下的后遗症及后果时,多维社注意到,中国媒体和专家学者们所关心的则是中海油所做出的退出决定,如同当初宣布出高价参与竞购所引起的轰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战略管理系教授武常歧认为,“中海油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武常歧说:“经过数次海外并购经验的历练,中海油的管理层正变得越来越成熟。”

    武常歧认为,收购优尼科反而会给中海油带来一定麻烦,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从中海油撤回报价后其股价立即上涨也能够看出,退出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时机尚未成熟。海外并购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需要面对差异很大的社会、文化、商业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武常歧表示,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还不具备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即使匆忙收购成功,也难以维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安邦集团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贺军也认为中海油退出“其实是个比较现实、明智的选择。”贺军强调说,再这样坚持下去将面临两个风险:第一,政治风险。即使收购成功,布什政府在国会的压力下肯定也要立案审查。第二,市场风险。作为上市公司,收购之后还要考虑公司经营、如何管理投资优尼科、如何规避管理上的风险等问题。

    据悉,一家美国民意调查公司,每天抽样调查500名美国人对收购优尼科的反映。当受访者被问道“是否同意将优尼科出售给中国”时,52%的人反对,仅有12%的人支持;当继续被问道“如果这项并购将不会造成美国人失业”时,全国反对的人35%,支持的人41%;调查员提出第三个问题“如果兼并后在美国的石油资源将继续供应美国”后,反对的人只剩下20%,而支持者高达60%。(来源:凤凰网)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