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灰色地带 > 正文
 
从物价局局长辞职看官场"鹰逐兔"怪象(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11月07日 10:41
李晓亮

    据媒体报道,安徽省阜阳市物价局原局长张洪钧,现赋闲在家掌厨。皆因他的制止教育乱收费的举措,打乱了“全盘收费计划”,并因此获咎,“物价局价格检查权被上收,公用经费被停拨”,最后他不堪“外部工作环境恶劣”“愤”而辞职。临走还感叹“谁不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不到万不得已,谁会辞职呢?”  

    但最终张洪钧还是辞职了,看来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了。原来在阜阳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明显成绩”大环境下,物价局复核发现教育乱收费金额竟高达千万元;仅仅为治理教育乱收费就遭遇如此阻力,试想若欲综合全面治理乱收费现象,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我很佩服张洪钧的勇气和魄力,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不会不熟悉“官场潜规则”,但他还敢有如此铁腕动作,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顶多大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是风险,但他还是做了,这岂能不让人佩服?但遗憾的是,他最终失败了,虽然责任并不在他。 

    这让我想起张洪钧的一句话,当物价局制止教育乱收费却招来指责之时,在市教育局的要求下,市政府曾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张说:“联合调查其实是个‘潜规则’,他指个兔子让你追,并不是真要这只兔子,而是想把你支走,把事拖过去。”众所周知,鹰之于兔,乃是水火难容的天敌,往往不共戴天。但现在却出现了“鹰逐兔”而非“鹰食兔”的怪象,原因何在?我想这主要应归咎于训育出如此怪象的主体—官场潜规则的作祟。 

    “官场潜规则”,虽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但却风行一时。它也即指在干部任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有些掌握用人权的领导干部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道。那些刚正不阿、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干部,由此而成腐败者和行贿者眼中共同的“异类”、“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官场地潜规则”与“官本位”思想有密切联系,它也是衡量一个地方干部廉政状况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标志着这一地区的官员腐败由个体发展到了群体。此地反腐败斗争的情况必然错综复杂,纪检机关一旦介入,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窝案、串案不断。 

    张的辞职也说明,当地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教育机构和乱收费之间必然存在利益链,在教育乱收费上,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从教育乱收费中获得好处,比如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有利于小集团金库的增收与资金的挪用等。谁要是妨碍他们既得利益的享有,谁就要受到“潜规则”的惩罚。 

    所以,那些相时而动、见风使舵的“鹰”在这种“潜规则”的豢养下,早已不在眷恋野生之“兔”,只有在主子吆喝时,才会装模作样地追逐一番,且也只是赶走了事,但他们当然也因此失去了鹰的飒爽与豪迈,或许也不能再称作鹰了。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