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 > 宏观经济 > 国际报道 > 中国与世界 > 正文
 
温家宝访非拓展能源外交空间 中国积极投资非洲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6月20日 08:54
徐翼
    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中权重日益加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月17日启程前往非洲进行正式访问。这是继今年1月中国外长李肇星和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非洲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对非洲展开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陪同温家宝出访的,除了外长李肇星外,还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卫生部部长高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等政府高官,显示出非洲在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能源只是经贸合作一部分

    对于中国领导人频繁出访非洲,外电和西方舆论特别放大中非能源合作,并把此次中国总理的访问臆测为能源之行。

    对此,在例行的中国外交部吹风会上,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表示,中国总理的非洲之行决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石油,能源是中非贸易的重要部分。“现在有些人认为中国去非洲开展经贸合作好像就是为了能源,就是为了进口石油,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中国跟非洲的合作很全面,涉及很多领域。”

    温家宝此次出访非洲7国,分别为埃及、加纳、刚果(布)、安哥拉、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在访问埃及期间,温家宝分别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人民议会议长苏鲁尔、总理纳齐夫举行了会谈,并出席了在金字塔前举行的庆祝中埃建交50周年大型联欢晚会。埃及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旅游业。而有关预测表明,到2020年,中国每年将有1亿名游客选择出境游。对于埃及来说,中国游客是一个极大的资源。

    外界关注温家宝此行的一大焦点是安哥拉。该国是非洲下撒哈拉地区第二大产油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安哥拉曾经历27年内战,自2002年结束内战后,中国在当地投资了多个基建重建项目,并向安哥拉发出2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目前,安哥拉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中国最大炼油企业中石化此前已购下安哥拉3个资源区块的股份,这3个资源区已被证明储存有相当于32亿桶石油的储量。

    当然,除了安哥拉的石油、刚果(布)的铜、南非的矿产和其他一系列非洲天然资源,也成为中非贸易的主角。

    中国积极投资非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温家宝出访前的吹风会上表示,中非合作是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中国和非洲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她透露,中国已经免去了非洲所欠的几十亿美元的债务,并且对非洲最贫穷国家的一些产品提供补贴,免除关税。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非之间的贸易额近年来持续上升,去年,中非贸易额高达35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很大份量的石油投资,据悉中国原油进口的5%购自苏丹,13%来自安哥拉。仅去年前10个月,中国就在非洲的石油勘探和基建工程方面投资1.75亿美元。作为回报,中国也对32个非洲国家几十亿美元的债务予以免除,作为支持非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非洲大陆,中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投资者和低价工程开发方案的提供者。中国的投资者包括了国有公司和私营公司。而非洲45国涉及矿产、能源、黄金钻石开采、房地产、通信等各领域的项目,都期待着中国企业前往投资。

    而除了取消非洲穷国所欠的债务外,中国同时还提供100亿美元贷款给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以改善这些国家的经济援助状况。

    同时,中国还考虑对不发达国家出口商品提供零关税优惠;与其他非洲国家分享中国制造的医药产品,抑制非洲疟疾等流行疾病;逐步实施资助至少3万名非洲经济技术人才的训练计划,目前卢旺达已有70名人力资源专家在中国大陆受训。

    因此有专家分析说,当前中国政府的“非洲热”并不是突然的现象,而是中非良好关系在继续“升温”。相对于西方在非洲长期进行资源掠夺的做法不同,中国更强调资源合作多样化,并以促进非洲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