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经在线访谈,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是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副理事长刘普合;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汪荣江;山东省金乡县副县长刘鹏,欢迎三位!今天我们节目把三位请到现场,主要想讨论一个问题,想谈谈这个涨势猛如房价的大蒜。这个大蒜几倍、几十倍的涨价,背后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隐藏在这个现象背后的市场经济规律是什么呢? [05-07 09:35]

  汪荣江:我先说说,大蒜价格有一些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去年下半年的猛涨,还是不太正常的。因为大蒜生产的季节性和常年消费,这个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大蒜是一种蔬菜,也是一种调味品,也是一种保健品。那么它生产的季节性非常强,基本上都是集中在4、5月份到6月这个期间来采收。它的消费是全年消费,全年都需要吃大蒜,而且老百姓可能天天要吃大蒜,尽管吃的数量不多,但是每天都需要。 [05-07 09:35]

  汪荣江:那么,它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从这个时间的概念上来讲,价格肯定会有一些波动,收获的季节肯定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到春节前后,这个价格肯定高一些,这个波动应该说是正常的。另外,大蒜的生产也有它的一些区域性,我们是全世界的大蒜生产中心,中国的产量是最高的。那么,中国又相对集中在山东一部分、河南一部分、江苏一部分,就是环海经济区这一圈里面是大蒜的主要产地,可能这个产量会占到80%、90%。 [05-07 09:36]

  汪荣江:那么产地的价格相对来讲便宜一些,如果拉到新疆、海南去,这个价格加上流通成本、组织过程成本,价格肯定会相对提高,合理的有规律的价格浮动应该说是正常的。往年计划经济的时候,国家是统一定价的,85年以后基本上市场调节了,对小品种的蔬菜,国家调控的措施没有照顾到位,基本上由市场、由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个价格。那么,价格的波动,这一两年出现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05-07 09:38]

  刘普合:我们要坚持两点论:正常的价格波动是供需关系变化的信号,剧烈的价格波动有时是价格扭曲和市场无序的信号。大蒜价格经常波动实属正常,但像今年这样的涨法确实罕见,目前每公斤生蒜的价格已突破历史最高点。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中旬大蒜价格开始上扬,自春节后的7.5元/公斤左右上升至现在的批发价12元/公斤左右,小农贸市场零售价格在15元/公斤左右,超市零销价格在17元至20元/公斤左右不等。现白条猪批发中间价在12元/公斤左右,大蒜价格卖过猪价格。那么今年为什么大蒜涨得如此快呢?我想来自中国大蒜之乡的刘县长,应该最有发言权。 [05-07 09:38]

  刘鹏:好,山东省金乡县是大蒜之乡,每年在金乡县流通的大蒜达160多万吨,占全国大蒜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中,09年大蒜出口供货量在12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70%以上;直接出口40万吨以上,出口日、美、俄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亿多美元,所以,形成了这么一种看法,就是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这么一个说法。 [05-07 09:38]

  刘鹏:关于大蒜价格猛涨的问题,应该说大蒜价格受到了市场的制约,多年大蒜价格的低运行,是一种恢复型的自我调节,和其他农产品价格上升结果一样,是市场价格上升的结果。07年、08年,我们价格比较低,07年我们的成本都在1200元一亩地,加上人工费,总成本达到2000元,农民就挣个辛苦的劳动费。08年收入更低了,亩产值达到700块钱,蒜农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这个价格恢复也是正常的。 [05-07 09:41]

  刘普合:他说的这个价还不包括农民的劳动收入。 [05-07 09:42]

  刘鹏:种子按4块钱一斤的话,一亩地要用300到400吨,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价格一低,这个种植面积,在08年秋就减少了,我们金乡减少了15%,全国减少25%。我们这个情况也比较重视,就组织了一班人进行了调研,请有关的专家,像和刘主任我们都进行了交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供求关系决定了大蒜的市场价格,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总的供应量比往年要少,我们在09年5月份,我们大蒜储藏量40万吨,现在我们同期的储藏量不足7万吨,供应量明显减少。 [05-07 09:42]

  刘鹏:第二是出口量增加,我们今年一季度出口在5.7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它的生产产值增长了49%。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内的需求量日趋上升,特别是我们国内对这个大蒜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还有疫情发生,我们对大蒜防疫的作用有了认识上的提高。 [05-07 09:42]

  主持人:那么现在这个大蒜涨起来的这部分钱到底是农民挣了?还是炒大蒜的人挣了? [05-07 09:43]

  刘鹏:首先,关于农民利益问题,蒜农获得的价值最少。农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像农民承包的土地最多在3、5亩地,价格的大起大落,往往严重地损害了蒜农的预期,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建立保护蒜农的机制。 [05-07 09:43]

  刘鹏:比如说建立大蒜种植协会、大蒜供销合作社,引导蒜农走绿色、有机的路子,引导蒜农搞好联户储存。我这里举一个例子,08年的蒜比较贱,冷库储存量比较大,储存了40万吨,到09下半年蒜价往上升,我们再出手,效益比原来好得多。假如说我们没有储存的话,农民的受益就会少一些。 [05-07 09:44]

  主持人:那么就是说这次农民不是主要的受益方? [05-07 09:45]

  刘普合:对。 [05-07 09:45]

  主持人:中间是不是有炒大蒜的人? [05-07 09:45]

  汪荣江:个别的还是有的,市场运作,不是特别大量的,不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这些小的农产品,它的整个流通环节的秩序、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可能也没有调控到这些地方。个别炒的还是有的,有赚钱的,也有跳楼的。 [05-07 09:45]

  刘普合:在整个价值链当中,农民处在最底端。第二个现象,如果出现风险,基本上由农民全部承担。我想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在中国还不只是大蒜产业的现象,好多情况都是这个现象,猪肉也是这个现象。市场不是万能的,当今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纯粹只靠市场调节,就不能保证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也不能保证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这块的利益。因为他比较起来,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千万万大市场的矛盾,农民最终只能是这个价值链的最底端,所以一方面要完善市场,加强生产等等,这是一方面措施。 [05-07 09:45]

  刘普合:同时,我觉得还要抓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说的,要形成一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示范村,建立一个相联系的经济体,这样就把产地的优势变成市场的优势。产地的优势被分散了,你的话语权又被组织化程度分散了,市场没有话语权,所以就很难掌握主动权、利益分配的主动权,更好地在农业增产的同时达到增收,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抓两条,一条技术层面的改造,另外一条一定要抓根本性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05-07 09:47]

  主持人:刚才刘主任提到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组织化程度更高的系统,帮助农民增收增产。 [05-07 09:48]

  汪荣江:其实像农产品的流通,不单单是一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就包括这个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应该有一个很完整的系统链条,把这个链条能够穿起来合理运转,就可以保证价格会有一个有规律的、有它一定的合理幅度去运作。现在,流通这一块,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什么状态呢?由批发市场或者是一些配送中心、一些流通企业,这个过程是由他们来完成的。那么在做的过程当中,也不是说能够很统一到一起,也还是比较分散的,特别是农产品,有一些个体户、个体经济,大老板、小老板穿在一起做这个事情。从我们协会角度,也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协调工作。国外有一些经验其实很好的,像日本他这个农产品采收完了以后,包装、分级包括销售,很大的一块,都是通过日本的农协。 [05-07 09:48]

  汪荣江:日本的农协实际上就是一个农业协作委员会,也类似于像协会,他是由生产者和流通组织共同地来建设的这么一个组织。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由他来完成的,那么他价格包括市场的这个定价,都是由他来完成的,这样他定出的价格就非常合理,也好操作、好控制。 [05-07 09:49]

  主持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是还是一个流通和信息透明度的问题? [05-07 09:50]

  汪荣江: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蒜的价格,刚才刘主任提到,现在大蒜的价格比白条肉要高。我觉得,我们大蒜的价格为什么就不能比白条肉的高呢?就是价格定在什么程度算高?我为什么不能卖到10块钱一斤,15块钱一斤。现在土豆比鸡蛋的价格还贵,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就是说这个产地怎么定位,到底怎么样才合适。 [05-07 09:50]

  主持人:现在这个价钱在高价位的时候,农民才是稍稍增加一点收入。 [05-07 09:50]

  汪荣江:生产成本太高,你不能让农民亏着钱,去种大蒜。 [05-07 09:50]

  主持人:就是说过去农民都是赔着钱种大蒜的。 [05-07 09:51]

  汪荣江:那时候的成本也比较低。 [05-07 09:51]

  刘鹏:我们过去的蒜种是1毛钱一斤,当时的成本也低。 [05-07 09:51]

  刘普合:他从十亩算,收入两万多块钱。 [05-07 09:51]

  汪荣江:所以,你说大蒜的价格这段涨得很好,其实和其他的一些劳动力成本在增加、生产成本在增加,各个方面的价格我觉得都是浮动比较大的。 [05-07 09:51]

  主持人:难道种大蒜的成本比养猪的成本要高吗? [05-07 09:52]

  刘鹏:这个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养猪,饲料成本高了,猪肉的价格肯定要高。蒜种成本高的话,大蒜价格肯定也要高。 [05-07 09:52]

  主持人:在猪肉方面,国家有一些政策,那么在大蒜这个方面呢? [05-07 09:52]

  汪荣江:不光是大蒜了,有一些大宗的蔬菜商品,能不能也像猪肉和糖一样,建立国家的储备制度。现在生猪有活体储备,那么大蒜这块,是不是也可以搞这种储备的,在紧急的时候,像今年南方五省比较旱,如果说国家有一定的储备,也可以紧急救灾。也可以搞一定的类似像调节基金这一类的,价格高的时候,国家可以拿出一部分来,把这个价格进行平抑。如果是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农民亏本生产的时候,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补贴。这样,两头权衡,把生产成本补偿补偿,把市场价格压一压,我觉得这个价格也会平稳一些。 [05-07 09:56]

  主持人:汪会长,我想知道咱们现在在蔬菜里面有没有这样的储备机制呢? [05-07 09:56]

  汪荣江:现在还没有,前几年也是南方五省受水灾的时候,曾经国家搞过一些紧急调运,实行短期性的一次性的补贴,职能部门发放过。但是,把它制度化、常年化,实际上应该建立这样一种价值,对调节价格、平抑供求这些方面应该是有好处。 [05-07 09:56]

  主持人:刘主任,它在国家储备的时候,遵照的规律是什么呢?他会储备什么样的产品? [05-07 09:56]

  刘普合:这个产品从几方面讲,一个是产品,我觉得越少越好,当初为什么储备肉?因为一开始觉得吃肉的替代性比较大,我不吃猪肉、吃羊肉、吃鸡肉。我觉得这样的储备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没有这个坡度就没有发展,没有市场调节,就没有自身机制的不断完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点,品种要越小越好。第二要调动两个储备的积极性,一个是国家储备,第二个是产地储备。 [05-07 09:57]

  主持人:这是市场行为吗? [05-07 09:57]

  刘普合:这是他自发的行为。我这个时候,我错峰上市,可以把价格卖得好一点,保存一点储备,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我再上市,卖一个好价格。 [05-07 09:57]

  刘鹏: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蒜农的损失。 [05-07 09:57]

  刘普合:毕竟是财政投入,财政开支,负担还是比较重的。你说的蔬菜储备,汪会长其实研究过,比如说好的土豆储备一些,有些品种是好储的,但是实际也是有难度的。 [05-07 09:57]

  主持人:就是蔬菜的储备难度更大一些,成本更高。 [05-07 09:57]

  汪荣江:有一些品种是可以储存的,像大蒜的蒜苔,这个技术是过关的。 [05-07 09:58]

  刘普合:中国这么大,这个地方遭灾了,那个地方没有遭灾,互相之间的调剂还是非常好。运菜不像运猪,运猪容易死、容易导致疫病,运菜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储备还是要靠商业和社会、政府的。 [05-07 09:58]

  主持人:这也是形成一种健康有序的市场机制。 [05-07 09:58]

  刘普合:这是农民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05-07 09:58]

  主持人:我们如何打破这种蒜价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促进大蒜价格健康发展。 [05-07 09:58]

  刘鹏:提高品牌价值,提高大蒜的科技含量,走大蒜的深加工精加工的道路。 [05-07 09:58]

  主持人:汪会长这边有什么良方给蒜农呢? [05-07 09:59]

  汪荣江:流通的组织化要提高,同时要多元化,既可以在国内销售,也可以出口到国外。目前我们的出口量是比较大的,但多数是初级产品,都是干蒜、鲜蒜出口,加工的出口量还是比较少的。这样,有一些附加值还是比较低的。实际上下一步也可以在国际流通上,大蒜这一块也可以多做一些文章,多增加一些加工品,输到国外去,既可以增加附加值,也可以打开销路,使市场的流通,有一个很好的良性运作的这么一个秩序。 [05-07 09:59]

  主持人:就是说延长产业链。 [05-07 09:59]

  汪荣江:价格也有一些很好的把握。 [05-07 09:59]

  主持人:大蒜出口的价格比国内销售的价格这种成本高得多是吗? [05-07 09:59]

  汪荣江:远远要高得多。 [05-07 10:00]

  主持人:外国人吃得惯中国的大蒜吗? [05-07 10:00]

  汪荣江:他们挺喜欢吃,我们的大蒜品质是最好的。 [05-07 10:00]

  主持人:种大蒜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一些科技创新呢?就是目前,我们在种植大蒜的时候,农民他有没有一些科技的创新,比如说提高产量,或者是让品质更高一些。 [05-07 10:00]

  刘鹏:改善品种,还是有机种植、绿色种植,标准化种植,从这些方面系统在提高。 [05-07 10:00]

  刘普合:我觉得大概有几条路可以走,一个就是不断地优化品种,第二个就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我们的效率和质量。第三个,我觉得很重要,打造品牌。打造品牌,一定是几个方面的品牌去打造。一个是产品品牌,除此之外,我觉得产地品牌,就是金乡大蒜。从产品品牌要提升为产地品牌,这个一说大蒜,一谈金乡,就跟大蒜连在一起,这三个品牌,我觉得有一个产业链的深加工。金乡的品牌可能就不光包括大蒜了,还有大蒜的衍生品,金乡大蒜科技产业、金乡大蒜种植产业,你这么搞的话,产业链的品牌就更长了,而且金乡这个品牌的含金量更高了。 [05-07 10:01]

  刘普合:不是说一谈金乡,就是大蒜,而是一谈到金乡,就是大蒜的产业链。你除了有种植的产地之外,还要有高科技的产业基地。这么去搞,我觉得大蒜的市场慢慢地就走向有序,这种坡度是很正常的,但是坡度太低就不正常了。说来说去,我还是想回到那句话,不管怎么样,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组织化程度提升,来使得我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05-07 10:01]

  刘鹏:刚才说到品牌问题,我谈一下,我们09年被评为我们的中国驰名商标,我们想以此为契机,组织全县大蒜行业、出口企业还有蒜农,利用一些机制,实行大蒜产业的联盟。去年欧盟已经认可我们标识了,在国内国际上受到法律保护,最大限度保护蒜农的利益。 [05-07 10:02]

  主持人:现在金乡的大蒜产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较成熟吗? [05-07 10:03]

  刘鹏:在大蒜加工方面,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坚持走绿色、有机、生态、安全的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提升内在的品质,以品牌化经营,拓展国内外市场,以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金乡产业已经步入了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金乡模式。无论在种植面积、单产量、出口量还是出口的合格率、储藏加工量,等居全国之首。此外,金乡县相继开发了蒜粉、蒜片、蒜胶囊、蒜油等等,我们开发了十多个大蒜精加工的产品。体系发达的产业优势,使金乡大蒜始终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蒜产业的前列。 [05-07 10:03]

  主持人:这里有资料显示,根据联合国粮农统计,中国大蒜出口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而金乡的大蒜出口占在全国出口量70%以上,按这样来说,金乡还是比较有话语权的。那为什么出现之前说的蒜贱的情况呢? [05-07 10:03]

  刘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不是一个县、一个地区所能决定的。作为一个地方党委政府,只能采取措施,调节供求关系,引导市场价格尽可能接近价值,减少波动造成的负面效应,确保大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不能直接决定国内国际的价格,目前我们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官方网站,尽可能增加对价格的影响力。 [05-07 10:05]

  刘普合:我们应从两方面看。一方面,蒜价的提升,并没有影响到金乡大蒜的出口。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数据显示,2009年8月份,同比出口数量下降22.0%,但金额却增长70.0%,平均单价增长117.9%,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再以2010年1-2月我国脱水大蒜出口为例,累计出口数量为2.3万吨,出口金额约3262万美元,平均单价1412美元/吨,同比数量和金额分别上升9%和72%,单价上升了58%。另一方面,我们是产地中心,但还算不上市场中心。我们有资源的绝对优势,但没有定价的绝对话语权。这里的原因需要细细地理清楚。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对大蒜生产熟悉,对大蒜市场不是很熟悉,对大蒜品牌的价值不很熟悉,这是我们的短板。我们和金乡政府合作,就是要把短板补起来,让金乡大蒜这个“桶”能装更多的财富。 [05-07 10:07]

  刘鹏:我们也可以利用地方的电视台、报纸、宣传单,让农民知道这些信息。 [05-07 10:11]

  主持人:刚才说到中国大蒜出口占世界的90%,另外的10%在哪呢? [05-07 10:11]

  刘普合: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 [05-07 10:11]

  主持人:就算是这个价格的波动,对他们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05-07 10:11]

  汪荣江:对国外市场,外国人都可以接受,中国大蒜在国外的价格应该说相对比较稳定。有一个数字是美国农业部,2006年的一个统计,说73%的中国大蒜销到美国,其实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高的比例。但是,中国大蒜到美国市场比较多,而且美国人比较喜欢中国的大蒜。我们又回到刚才的问题,大蒜价格多少才算合理,在国内十几块钱一斤,还显得贵,到美国去可能20、30块钱一斤,他觉得比较合理。他觉得能够吃到中国的产品,而且是质量最好的大蒜,本身食用量比较少,他花这个价格他是认可的。 [05-07 10:11]

  汪荣江:所以,中国的大蒜将来在销路上,可能更多的要到国际市场去,或者是各个方面。对于刚才刘主任也提到,对流通环节、对生产的一些指导,对消费的一些指导,其实这些方面的工作,有一些职能部门在做,刘主任这边也在做。我们协会这边,有一个大蒜专业委员会,我们金乡也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成员单位,每年也要对大蒜的生产形式,对下一年的市场消费,对这个价格,对主产量、对出口也要有一些预测分析,本身也起到对生产流通环境有一个引导的作用。 [05-07 10:11]

  主持人:刘主任有什么补充? [05-07 10:12]

  刘普合:我觉得我们今天在这里谈大蒜,抓了一个点,其实是在分析我们农业增收方面的一些问题,试图在中间找到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法的切入点。我的感受,因为做流通,做农产品这么多年,我始终有一点,就觉得中央这次文件的要求很准,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程度,不但要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还要解决流通的问题。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农民工跟一个老板怎么去讨价还价,不好谈。还有美国人吃饭的问题,美国人有个说法,是中国的廉价商品宠坏了美国人,他凭什么吃这么便宜的蒜? [05-07 10:12]

  刘普合:而且我觉得大蒜,包括很多的农产品,从根本上面来看,肯定慢慢变成稀缺资源,它就应该有好的价格,农民种蒜,就应该有应有的收入。所以,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要有基本的着力点,要通过科技进步的手段,通过其他的一系列手段,真正做到农民增收、流通、增值、做到这一点,只有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05-07 10:12]

  主持人: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把最后一个问题留给网友,有一个网友他说外国种植大蒜产量这么少,而中国占了世界的90%,是不是种植大蒜是没有利润的?在我们金乡县,农民种植大蒜有积极性吗? [05-07 10:13]

  刘鹏:有,虽然这些年来,大蒜的波动非常大,但是蒜农种大蒜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每年都在60万亩左右,价格低就是在50万亩,高的话就在70万亩。 [05-07 10:13]

  主持人:那刚才我们也谈了,就算是现在这个蒜价这么高的时候,农民可能才挣一点点钱,他为什么不种大蒜,去种别的? [05-07 10:14]

  刘普合:美国人为什么不种大蒜,我举一个例子,比较价值太低了,他种别的更合适。 [05-07 10:14]

  主持人:为什么这个产业我们拿下来了? [05-07 10:15]

  刘普合:因为我们发展的水平在这里。 [05-07 10:15]

  汪荣江:我补充一点,大蒜是一种农产品,本身农产品的生长,它是一个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特定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少年的筛选以后,我们中国是最适合大蒜生长的这么一个区域,而且中国海南岛不种大蒜,哈尔滨种的大蒜长得很小,因为气温比较低。最多集中在淮海经济区,这个地区最适合种植大蒜,而且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农民又有种植的习惯,自然而然实际上是经过生态的循环,自然淘汰筛选出来最适合生长的地区种植大蒜。本身农民肯定也是有利可图的,今年他可能种得多,今年价值高,他收入高一些,明年价值低一点,他可能稍微亏点钱,但是整体上还是挣钱的。 [05-07 10:15]

  主持人:我们相信通过协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这个大蒜市场一定会趋于平稳健康的发展。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到我们的节目! [05-07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