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今天邀请到演播室的有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巡视员、研究员陈剑波先生。  [02-03 14:58]

陈剑波:大家好。  [02-03 15:00]

主持人:一位是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叶兴庆先生。  [02-03 15:00]

叶兴庆:大家好。  [02-03 15:00]

主持人:对两位专家和领导的光临我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今天在线访谈的主题是解读2010年一号文件的相关问题,陈局长和叶司长都是长期在中央国务院高层领域研究我国农村问题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导。今天两位专家和领导对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精细解读一定会让中经在线的广大网友耳目一新。  [02-03 15:01]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中央继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将“三农”问题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与以往的六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有什么不同的背景和考虑?文件中又有哪些新的亮点呢,我们想请叶司长做点评和分析。  [02-03 15:01]

叶兴庆: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我们两位一起来到中经网与大家分析和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刚才主持人讲到今年的一号文件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确实有很多新的亮点,但我觉得首先要看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跟过去的六个一号文件是有机衔接,一脉相承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三农”政策体系。这七个一号文件的共同点,就是总体的思路上,一号文件每年都紧扣一个主题,具体的措施上都体现了一个小步快走的特点。  [02-03 15:01]

叶兴庆:但是今年的一号文件从主题的选择到具体的政策措施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或者说是背景。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的阶段,努力促进农村发展,怎样继续发挥支撑的作用,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农业农村怎么发挥支撑作用。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一个基本背景,应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五个部分27条,1.1万多字,有很多新的亮点,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有五个方面的亮点。一个是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上有新的突破,这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强调增加“三农”投入,都非常重视建立“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今年在“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表现在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来,“三农”投入的总量要增加,比重要提高。  [02-03 15:03]

叶兴庆:这几年“三农”投入的总量就是逐年提高的,但是比重没有做到每年提高,今年提出“三农”投入占总支出的比重要提高,这是今年一个很大的突破。还提出财政支出要优先安排“三农”发展,固定资产要优先安排“三农”建设,要开办中长期政策性的投入,这都是“三农”方面的突破。  [02-03 15:03]

叶兴庆: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有新要求。农业发展到现阶段,我们非常重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今年调结构,转变方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非常强调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的活动,非常重视菜蓝子工程,高标准的农业建设,还非常重视种子的问题,非常重视国内种子产业的调整、整合,做大做强。  [02-03 15:04]

叶兴庆:第三,在改善农村民生上有新部署,比如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要提高,今年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今年的扶贫标准、扶贫资金投入,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都会有新的增加。  [02-03 15:04]

叶兴庆:第四,在开拓市场上有新的举措。去年实行家电下乡的基础上,今年要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的标准,以前超过4000元的产品不能列入家电下乡补贴目录,今年标准放宽了一些,使农民对高档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补贴。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实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家电下乡以后,农村的家用电器增加,农村的电网承受不了,通过电网改造实行农村消费的升级,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市场,支持农民建房,既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又能够扩大农村的建材市场。  [02-03 15:06]

叶兴庆:第五,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推进城镇化的问题上有新政策,特别重视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别重视农民工在城市的落户问题。这些都是今年一号文件的亮点。这五个方面应该是相对以往的六个一号文件的新的突破。  [02-03 15:07]

主持人:通过您的分析我感觉到新的一号文件是在以往的几个一号文件基础上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全面,关注“三农”问题方面考虑得更周到。这次一号文件还是关注“三农”,当前的“三农”问题,通过您上面的分析及我们了解到的材料看,目前的问题集中体现这样三个方面,一个是农民的收入问题,一个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还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02-03 15:08]

主持人:这三个问题是比较核心的问题,简单的回顾一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及其关注点的变化,是否可以这样说,已经在表面上从宏观层面上关心统治者的供给问题,逐步演变成以收入、消费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就是说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全面了,关注的热点更多了。我们是否可以理出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脉络,这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请陈剑波局长帮我们做一点解读和分析。  [02-03 15:08]

陈剑波:这个问题拉的时间很长了,从80年代以来的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应该说从重视“三农”问题的角度来说,七个一号文件重点没有什么特别的转换,只是像刚才叶司长讲的,每一个一号文件根据当时的背景,经济的宏观情况,农业农村面临的特别重大的问题,选定一个主题。刚才讲小步快走,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个主题转换到一个主题,80年代的时候虽然农产品的供给是非常短缺的,农产品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也关心收入,79年以后连续的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都是关心收入的问题。  [02-03 15:09]

陈剑波:农民的充分就业问题,乡镇企业那个时期的发展,快速的增长。总体来看,七个一号文件的逻辑上的联系,应该是和整个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面对不同的宏观环境与国际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本身的规划、城镇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的发展,面临相互交织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可能是和文件的逻辑关系比较接近。  [02-03 15:11]

主持人:文件的基本点是不变的,这些调整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做一些内容的丰富和加强。  [02-03 15:11]

叶兴庆:这个问题我要补充一点意见,我们回顾过去的30年,“三农”政策就是有阶段性的特点在里面,改革开放初期更多的是重视经营体制上的,如生产经营自主权,承包到户,取消统购实行市场调节,通过这个方式更多的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供给问题解决了,到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就作出重大的判断,我国的农产品总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调整结构,增加收入了。  [02-03 15:12]

叶兴庆:增加收入一手要做减法,减轻农民的负担,一手做加法,转移劳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帮助农村进城务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刚才讲的收入问题,消费问题,就业问题都是“三农”工作几个大的主题、大的线索,我们按照这些线索布置工作。  [02-03 15:12]

陈剑波:现在又不能说我们的供求问题解决了,他说的结构调整,我们原来没有进口4000万吨大豆,我们的大豆消费是远不够的,就需要进口,这就是资源和农产品需求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生产结构要发生变化,总供给的变化也非常大。不是说现在就没有供求的问题,其实都是存在的。  [02-03 15:14]

主持人:老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还没有解决。  [02-03 15:15]

陈剑波:新的表现形式。  [02-03 15:15]

主持人:我们不得不关注新的问题,所以内容就不断的丰富。  [02-03 15:15]

陈剑波:是的。  [02-03 15:16]

主持人:从材料看,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达到6%以上,这是连续六年来农民收入连续超过6%的增长幅度,这个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由此看出中国农业的形势越来越好,新的文件里面有四个“越来越”,来谈农业农村面临的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挑战,就是说问题还是很多的意思。想请叶司长给我们谈一下这样好的情况下,我们又谈了这些问题,有什么深层的原因?  [02-03 15:16]

叶兴庆:这个问题非常的关键,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分析2009年成绩的时候是充分肯定的,2009年农业连续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2009年应对经济危机,赢得主动,为“三农”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增长8.5%,这是最近公布的数字,实际达到5153元,这是历史最高点,这个速度是不低的,远超我们的预期。去年初很担心这个增长速度,年底一算帐还不错,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的乐观。  [02-03 15:16]

叶兴庆:对2009年的8.5%的增速要有冷静客观的分析。中央一号文件讲到的我们当前面临很多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传统的挑战就是以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困难,非传统的就是当前的新形势下“三农”发展出现很多新的困难,这些困难是以前工作中没有碰到的,比如大宗农产品的商品属性,作为一种商品买卖,现在更多的大宗农产品的金融属性,农产品现在不是作为商品在买卖,而是作为金融产品在炒作。  [02-03 15:17]

主持人:这确实是新的情况。  [02-03 15:17]

叶兴庆:去年和前年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度的波动,不是供应发生了变化,而是和石油一样是被金融机构炒作。农产品和石油的价格交织在一起,石油价格上涨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还有全球气候的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很多,都是非传统性的因素,非传统性的挑战。今年的一号文件讲了四个“越来越”,您分析问题非常的尖锐,这四个“越来越”确实是抓住了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02-03 15:17]

叶兴庆:农业发展上新台阶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粮食产量达到10160亿斤,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现在可以说是稳定在1万亿斤上面,这个数字来得不容易,就是我们大量的投入,消耗水资源,这个基础上再增长的话是很难的,就是说农业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第二保障农民增长的因素越来越大,家庭的经济收入去年增长只有2.2%,来自农业、来自家庭经济的收入只有2.2%的增长速度。  [02-03 15:20]

叶兴庆:工资性收入去年增长了11.2%,农民工外出打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财产性收入增加12.9%,包括农村的房屋出租,包括土地转包,存款利息。第四块收入增长最块,就是转移性收入增长23.1%,去年还有一个新的因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然量很小,但是因为起点低,所以增长幅度很快,这四个因素里面,我们看一下,家庭经济收入目前还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是速度是很慢的,今后要看转移性收入支持农业的增长,今后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比较难。第三转移农业发展方式比较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农业的要求,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非常迫切的。  [02-03 15:20]

叶兴庆:第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几年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上面做了很多事情,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但是我们这几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都只是填补空白的事情,以前农民没有医疗保障,我们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障,以前农民没有养老保障,在部分县试点养老保险,没有低保的地区我们搞低保,从无到有相对比较容易,财政花一小部分钱马上把一个制度建立起来,但是下一步,制度建立起来,城乡两个制度怎样结构,怎样实现城乡均等化,难度非常大,所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这个判断是非常清醒的,面对四个“越来越”的时候、面对下一步,“三农”的发展没有那么轻松。特别是面对2009年的8.5%的增长速度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02-03 15:20]

主持人:您这样一说,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和冷静,未来的工作中对“三农”问题还要脚踏实地的做一些工作。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请陈剑波局长对这样的工作思路、内容和意义做一下解读。  [02-03 15:23]

陈剑波:我先说一下,叶司长再补充。  [02-03 15:23]

叶兴庆:不要客气。  [02-03 15:24]

陈剑波:20个字,非常的简洁,确实有很深的内涵,说一下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对,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我的理解,这20个字不简简单单是2010年的工作要解决所有的问题,这20个字也是近期一段时间内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02-03 15:24]

陈剑波:为什么要提出稳粮保供给,刚才已经开了这个话头了,农产品的供求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比较突出的矛盾,在我们经济社会生活当中,什么时候农业稳定,农业的总产出则处于不断增加上升的趋势,出现的波动比较小的时候,国民经济的增长就能够比较持续稳定的增长状态。如果说出现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就容易出现问题。  [02-03 15:24]

陈剑波:特别是我们在去年面临着全球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保住了农产品的供给,稳住了粮食生产,就有可能稳住食品的价格,就有可能抑制住通货膨胀、物价过快的上升。还有一个含义,我们已经连续六年丰收。刚才叶司长讲六年丰收的获得,成绩非常的不容易,有大家工作的努力、农民群众主动积极的投入、新技术的投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有社会福利方面的,如社会保障方面的,所以才有了六年增收的基础。  [02-03 15:25]

陈剑波:但是,越是在连续增产的时候越容易出现松懈的情绪,不管是思想上的,投入上的,还是在各方面工作上的,一旦出现了对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松懈的情绪,容易对这个基础造成影响。可能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是我们近期一直面临的问题,就是自然环境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23亿亩,不到24亿亩的播种面积,16亿亩是在种粮食,刚才说进口4000万吨大豆,有一些农产品是必须要通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保障我们的供给。要稳定农产品和粮食供给工作还有很多困难,是不能松懈的。  [02-03 15:25]

陈剑波: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叶司长已经提到了,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惠民生,不仅是农民收入增加可以带来福利的增加,还包括刚才叶司长提到的,各级财政要把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02-03 15:27]

主持人:公共财政也要惠民生。  [02-03 15:29]

陈剑波:是的,也包括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近出台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可转移、可接续等改革创新的内容在里面。改革促统筹的任务就更加的繁重,需要更深入的破题。最近看到一些评论,一些学者都在讲这个问题,过去30年,城镇化的过程更加注重城市的扩张,人口进城的事情没有根本上解决,怎样让人进城是很突出的问题。最后是强基增后劲,要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增加未来的发展的后劲。一方面是要保障统治者的供给能力,另外一方面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路,否则城乡差别消除的道路会很长。还有基本制度,基层组织,强基增后劲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  [02-03 15:34]

主持人:虽然是简单的20个字,里面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还有一定的历史厚度在里面,新的中央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写在标题里面了,2010年农业工作的思路里面也提到了改革促统筹,从这里可以看出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年一号文件里面一大主题,我们想了解一下,这样一个主题的确立,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请两位专家领导分别做一下评论。  [02-03 15:34]

叶兴庆:今年的一号文件文件与以前的不同就是统筹城乡,前面有“加大”两个字,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就是说统筹城乡发展不是今年的主题,也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而是十六大的时候就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十六大到现在,沿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中央在理论创新上,政策创新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提出统筹城乡以后,又提出了两个趋向,就是说到了工业化初期,一般的国家都是说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发展,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到了工业化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这是两个趋向。  [02-03 15:34]

叶兴庆:我们提出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概念,都是沿着统筹城乡的路子往前走,这是沿着理念的层次,观念的层次。政策的层次就更多了,从十六大到现在,按照统筹城乡的理念调整三农政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取消农业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农民工进程落户,都是沿着统筹城乡的理论做的。  [02-03 15:34]

陈剑波:统筹城乡不要把农村的资源统到城里,二元结构要扭过来。  [02-03 15:35]

叶兴庆:如果我们要把统筹城乡这个东西理解正确了、把握对了,只要方向对了,对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很有力的武器。  [02-03 15:36]

主持人:叶司长讲得很精辟,统筹城乡发展用几个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民就近转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里面的工作就是您说的要往农村多倾斜。还有一个说法,今年新的一号文件里面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很多表述,有人说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推进城镇化纲领性的文件,是一个行动纲领,所以我想请两位对这句话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02-03 15:36]

叶兴庆:应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是城镇化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是这样的理解,今年的一号文件关注城镇化的内容,从篇幅到政策的力度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超过了前六个一号文件的综合,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赞同你的观点,确实是一个总的纲领。  [02-03 15:36]

叶兴庆:而且今年的一号文件,包括这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非常重视城镇化问题,为什么重视城镇化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体会到我们要把经济增长专向内需触动性的增长,培育内生的增长动力,我们的动力和潜力在哪里,就找到城镇化是很重要的前提,城镇化的水平46%,一般的工业化国家,达到的城镇化水平还差将近20个百分点,70%的话还有23个百分点,怎么利用这个空间是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所在。  [02-03 15:37]

叶兴庆: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梳理一下,对城镇化的问题,是否有这样几点应该把握好。第一,要把城镇化作为调整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托,让我们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城镇化是重要的依托,中央一号文件就讲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02-03 15:37]

叶兴庆:第二,要把握好当前城镇化的重点在哪里,我们长期讲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个话讲起来是很有道理的,是四平八稳一句话,大中小都讲到了,这次的政策倾向很明确,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为什么这样讲,我理解不是说不发展大城市,我们的大城市还有一定的潜力,我认为现在大城市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把已经进来的这部分人能够融入到经济社会体系中,这是我们大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  [02-03 15:38]

叶兴庆:城镇化的重点放在哪,应该放在中小城市,现在城镇人口刚刚过6亿,按照15亿人口的高峰,70%的城镇化水平测算,今后还有4亿人要进城,往哪进,都往北京、上海是不现实的,在我们的城市体系里面不能等比例的增加人口,6亿增加到10亿,还要增加60%,不可能是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增加60%,比如8万10万人的县城,翻一倍,翻两倍的可能性都有,所以要把重点放在中小城镇。农民进城有一个生活成本的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贴近农民,与农民的购买力相适应。  [02-03 15:41]

叶兴庆:第三,城镇化当前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促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是城镇化重要的任务,这是里面重要的含义,现在的1.5亿进城农民工怎样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城市社会。  [02-03 15:42]

主持人:真正的变成城里人。  [02-03 15:42]

叶兴庆:真正的市民化,虽然我们统计城镇人口的时候,把1.5亿人统计到城镇人口,但是他们依然在城里和农村两头跑,是不完全的城镇化,所以生活行为、生产行为、未来的预期都不确定,不是完全的城镇化,是半城镇化的状态,他们应发挥的城镇化的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不敢在城市消费,还要到老家建房子,怎么把农民工留下来,变为城市市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在城镇化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有专门的篇章来讲这个问题,而且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夫妻制度改革问题,包括产业转移问题,包括土地怎么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的问题,都做了安排,下一步的政策落实过程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会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02-03 15:42]

主持人:鼓励更多的农民就近的向中小城市转移,留在那个地方。  [02-03 15:43]

叶兴庆:是的,还有一个问题是重点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02-03 15:43]

主持人:是现实问题又是战略问题。  [02-03 15:44]

陈剑波:关于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一直是争议很多,很多同志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城镇化、城市化就是人口向沿海地区集中,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过程。讲到美国的数据,比如纽约整个州的城市群,GDP占到接近10%,人口占将近10%,韩国的首尔占了一半,日本大概也是这样,都是沿海地区。  [02-03 15:44]

陈剑波:为什么我们提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叶司长讲是四平八稳,表面看是这样的,认为政策提出来,方方面面都要提到,其实这次强调的重点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从我们当前城镇化过程当中及面临的问题,不光是城市扩张,人民转移过去,同时也是同中国的长期增长和发展相关联系的,我们确实在寻找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现在很多同志都已经注意到,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人口大量集中之后,资源、环境、社会管理,包括生活的成本、就业的成本不断的上升。  [02-03 15:44]

陈剑波:另外一方面,对农民来讲,长期的候鸟式的打工经济也是很要命的,一二十年最青春年华的时间不在家,挣的钱拿回家盖了新房子,最后老婆孩子扔在家里,老父亲母亲扔在家里出去打工,家里的房子建得再好,享受不了,长期这样支持是很困难的,虽然是农民的选择,在城市和农民两端来看都维持着打工经济成本的上升。所以说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02-03 15:45]

陈剑波:有一条大家要注意,为什么叶司长说很多方面现在已经提出了一些政策,包括土地方面的政策,就是说要让人到小城镇稳定下来,不是让他吃低保,要让他就业,有收入,生活质量要跟城市人差不多,至少说看到的电视频道不能说跟北京完全一样,至少是百分之七八十差不多。包括水电气路交通公交等一套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能够就业,能够就地就近就业,能够就近就能够获得一份收入,这样才有可能在小城镇定居下来。  [02-03 15:45]

陈剑波: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来解决如何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问题。  [02-03 15:46]

主持人:我们当年说过小城镇是大战略。  [02-03 15:46]

陈剑波:有一本书,小城镇大问题,80年代的时候,现在应该再找出来学习。  [02-03 15:46]

主持人:听两位讲这个小城镇的问题,实际上牵扯到城乡两个方面,是增长的根本问题,两位这样一解释我们心理就明白了,我们自己看文件还不会领会这么深的意思。新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02-03 15:46]

叶兴庆:中央一号文件见报以后,社会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是农民工中一个新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绕不开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呢,因为现在的农民工里面,70后,80后,甚至90后占到百分之六七十,新生代是指农村来的没有搞过农业,有农民的身份没有务过农,出生以后到了就业的年龄就到城里打工,两头不着边,对土地没有感情,对农民的身份不认同,但是又不被城市接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城镇化也谈不上,我们的现代化也谈不上,我们的和谐社会也谈不上。  [02-03 15:47]

陈剑波:还会有很多的社会问题。  [02-03 15:49]

叶兴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写到中央文件里面来,就是说中央有胆识正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回避这个矛盾,怎样解决新生代农民的问题,和我们以前传统的解决农民工的思路应该有所不一样,以前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更多的是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到年终了要让他拿到工资,这当然是对的,农民工劳动保护条件不能太恶劣,加班不能太多,当时对农民工只是在这个层次。  [02-03 15:49]

叶兴庆: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仅仅从这些角度是不够的,进城的农民要安家乐业,要稳定下来,这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必由之路,怎么解决问题,要把跟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的养老体系保障范围。  [02-03 15:50]

叶兴庆:养老保障转移办法已经公布了,今年之内对医疗保障的转移办法也会出台,这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解决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这次一号文件也提出来,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把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建立农民工的住房基金,就是在住房问题上解决农民工长期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住房不解决农民工很难留下来。这次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提出来,就是说农民工工作的政策取向要发生大的转变,从以前解决一些表层问题转向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2-03 15:51]

主持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是相当大的,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02-03 15:51]

叶兴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一个大问题,今年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也是今年一号文件出台的大的政策。  [02-03 15:51]

陈剑波:我补充一点,实际上我的理解是,这次明确的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说明了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迫切性,农民转市民,城镇化过程中的迫切性。前面的一代可能还可以做到双栖,城里人不要我了还可以回去耕田。,叶司长讲的,新生代的农民工80后90后,心理上地抵触,技术上没有擅长的,生活上也不习惯,这说明了我们在让农村人口进城的过程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让他们尽快的融入城市变成市民,等到10年后再出来还在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可能今后就会带来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不利影响。  [02-03 15:52]

主持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两位这样一讲我们理解的就更深入了。说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就引发了关注民生的具体政策问题,新的中央一号文件里面有不少关于针对农村的增收、就业、医疗、养老和扶贫政策的表述,有一些是承袭过去的,有一些有新的提法,能否分享一下你们的理解?  [02-03 15:52]

叶兴庆:今年的一号文件改善农村问题上非常好的体现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和前六个一号文件的关系,是一脉相承,小步快走。今年出台的措施都是往年在做,但是今年往前再走一步。比如我们平时常讲的,农村问题有十个字“教科文卫保水电路气房”,就是教育问题,文化问题,卫生问题,科技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这五个方面今年都有新的要求和举措,水电路气房,饮水的问题,乡村道路问题,农村通电的问题,电网改造的问题,农村的危房改造和农民的住房问题,这五个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如果要从文件条文、文本本身来看,要发现这十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跟去年有关系,但是每一个方面都有新的要求,有的是有新的量的要求,有的是有新的标准的要求。  [02-03 15:53]

主持人:看起来是小步快走,有量和质的变化。  [02-03 15:54]

叶兴庆:有非常大的变化,而且农民受益的地方非常多,农民得实惠的程度很大。  [02-03 15:55]

主持人: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又提出继续推进扩权强县的改革试点,这个工作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我认为扩权强县的改革是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改革的往前推进以及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对经济的向前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02-03 15:55]

叶兴庆:经济日报是我国县域经济理论研究和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多年在倡导这个事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扩权强县的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的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我们从两个层次理解城和乡,统筹城乡里面有城乡,城乡一体化里面有城乡,这个城和乡实际上是从两个层次把握,一个是从大城市和县域,就是大中城市和县域,如果把城理解为大中城市,乡就理解为县,要处理好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02-03 15:55]

叶兴庆:第二个层次,在县域里面,也有一个城和乡的问题,比如县城和中心镇和广大的乡村幅地,有发展平衡的问题。发展县域经济两个层次来说都是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的,怎样发展县域经济,文件提出来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这是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面临的很大障碍就是县级政府的经济思路权限太小,尤其是财权方面,社会投入权限和管理权限非常少,导致了很多的资源和项目是集中在城市里面的。  [02-03 15:57]

主持人:下不去。  [02-03 15:58]

叶兴庆:很多的财政分配,包括土地指标的分配,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基本上在大中城市和省会城市,或者是地级市,再往下走很困难,导致了城乡差距扩大这是重要的原因。我们如何推进扩权强县的改革,县级政府有更大的发展经济事务的权限,可以在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的话,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非常迫切和关键。  [02-03 15:58]

陈剑波:我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提了很多年了。和刚才我们谈到的农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就近就业是相关的,为什么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就业,就是刚才说的打工经济,候鸟式的打工经济状况的出现,农民离开乡土集中到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打工,为什么不在当地打工,80年代初的时候乡镇企业就地就业,为什么会改变这种格局,跑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打工,是因为我们在90年代以后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各样的资源配置是集中在这些地区的,那些地方的就业机会是多的,基础设施的条件是好的,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够找得到就业。  [02-03 15:58]

陈剑波:在我县域内就没有就业的机会,或者县域内的就业机会很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县域经济对整个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一方面是要调整资源配置的格局,要往那去,按照户籍统计要超过10亿人口,接近10亿的人口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的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要改善,改善了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才会有,资本家才会去投资建厂。再有就是刚才讲到社会和服务的均等化方面要解决好。  [02-03 16:01]

主持人:我理解县域经济是前面说的很多东西的落脚点,这些政策在哪实施,怎么做,可能县里面提供了政策的落实空间,是这样的概念,又谈到了县级给予更多资源配置的权力,这样县的发展才能更有基础,县以后的工作就会更好做。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请两位专家和领导,结合自己的工作成果,谈一下新一年对“三农”问题的展望和期待。  [02-03 16:01]

叶兴庆:做展望是非常危险的,经济学家的预测基本上都是错误的,所以在这里我不敢讲预测,作为一个期望还是可以的,我认为只要我们各地方、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今年的一号文件的措施,今年的生产有望继续稳定发展,今年的农民收入有望继续稳定增加,今年的农业农村发展有望继续承接和延续过去以来好的势头。从期待的角度可能带有个人的理想,有两个期待,一个期待是“三农”投入总量能够有一个大的增长,要到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才可以见分晓。第二我个人非常期待促进农民进城落户,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有一个大的突破,解决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政策。  [02-03 16:02]

陈剑波:预测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就是一句话,今年比去年更好。农产品供给能够稳定,农民的收入还能保持快速增长,统筹城乡能有新的突破。  [02-03 16:03]

主持人:说得非常好,从两位的话里面,感觉到两位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广大的网友一起探讨解读新的一号文件的内容。两位的独到的视角和深入细致的解读一定会让广大的网友朋友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今后很希望两位再度光临中经网,与广大的网友探讨“三农”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和收看,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分别跟网友道个别,说声再见。  [02-03 16:03]

叶兴庆:再见。  [02-03 16:04]

陈剑波:再见。  [02-03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