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超越——南车株机助推中亚铁路提速

2010年07月22日 09:27   来源:人民日报   陆娅楠

  中亚市场多年来一直是苏联铁路装备“一统天下”。中国电力机车产业当年也是向苏联拜师学艺,才得以逐渐发展。 

  如今,“徒弟”不仅走进了当年“师父”的地盘,还接连打败来自欧洲、日本的强劲对手 

  今夏,丝绸之路汽笛声声,中国电力机车再度从阿拉山口走出国门,走进中亚。 

  5月20日,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南车株机)自主研制的电力机车,翻越新疆阿拉山口,踏上为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铁路提速的征程。6月25日,南车株机为哈萨克斯坦量身打造的第二台KZ4A型客运交流电力机车,也将驰骋在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之间的上千公里铁道线上。这批陆续交付的22台电力机车将为明年初的亚洲冬季运动会服务。 

  “以前我们想做,做不到;现在只要想到,我们就能做到,而且从批量生产到高级订制,全都得心应手。”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徐宗祥说,“正是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由卖产品向树品牌转变,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型企业向高端创新型企业转变,使企业成为推动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中国力量。” 

  如何在“列强”中赢得订单? 

  掌握核心技术,又善于控制成本,两个长处都要充分发挥 

  铁路既是中亚地区各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组织铁路现代化改造装备采购或者招投标,项目的金额非常可观。仅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获得的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订单就高达1亿美元。 

  如此诱人的市场,各大跨国公司都虎视眈眈,南车株机如何脱颖而出? 

  “过去参与竞争主要是凭借价格优势,我们不收设计费,人工成本又低,报价只是欧洲人的一半,自然能拿到订单。”徐宗祥回忆,新世纪之初,他去海外考察市场时大开眼界,“电力机车需求太多样了,可一些招标注明了需要投标方具备200台机车的制作经验,我们哪有啊?面对这些高利润的产品,我们心有余,力不足,干着急!” 

  仅凭价格战取胜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必须抢占技术制高点。2003年开始,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产业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战略,南车株机公司成为铁道部6家重点扶持企业之一。 

  引进技术,让南车株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和谐1型机车3个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南车株机成功地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总成、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等九大关键技术,还掌握了受电弓、真空断路器等十项主要配套技术。 

  在南车株机,自主创新“不差钱”。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发环节,确保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为了研发世界最高端的大功率电力机车,株机公司还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新添设备工装近200台套,投入超过10亿元。 

  在南车株机,研发核心“不缺人”。一台电力机车的零部件多达1.2万个,仅机车最后的总装步骤就要花费150道工序。为了突破一个个技术“迷阵”,株机打造了一支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设计、工艺、技能、管理、营销的专业人才队伍,每一型号的机车都有至少249名高级工程师、300名技师奉献智慧。 

  如今,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一流跨国企业能做的,南车株机照样能做。而国外企业没能填补的技术空白,南车株机却能后来居上,逐一攻坚。中亚地区气候温差大,冬天气温低至零下50℃,夏季气温高达50℃,常年多风沙。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在此类温度环境中使用,尚属国际空白。德国西门子公司给瑞典等北欧国家提供的电力机车也只是在零下40℃的环境中运行。南车株机的研发人员升级车体抗寒材料,设计机车暖通系统,改良零部件耐低温性能……为机车“添置”了多件“棉服”,让机车不仅跑得动,而且能跑到时速160公里。自2004年首台机车交付以来,机车故障率几乎为零。 

  “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没有能力接下订单,根本不敢投标。而善于控制成本又为我们锦上添花。这两个长处都充分发挥,才使我们不仅超过了‘师父’,更战胜了对手!” 徐宗祥说。 

  如何在交易后留住客户? 

  由价格优势转变为技术与服务优势,把“一碗饭”变成“金饭碗” 

  今夏提交的机车产品,并不是南车株机在中亚市场的第一单生意。2001年来,南车株机已连续获得中亚市场追加的5个订单,共计出口54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帮助当地实现了铁路装备的换代升级。 

  然而,中亚客户为什么会一再追单呢?“因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实现了由低层次的价格,向高层次的技术与服务转变;我们的竞争方式从传统的卖产品向高附加值的‘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市场竞争越激烈,我们底气越足!”徐宗祥指出,南车株机为客户“量体裁衣”,因此能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以中亚市场为例。中亚铁路轨距比国内铁路宽85毫米,且路线弯道多、曲径度小,这就使机车的能耗较高。南车株机优化了牵引方式和悬挂方式的设计,使每台车能耗减少5%以上。中亚铁路上跑的多是直流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排放高、污染大。南车株机主动推荐绿色环保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成功实现减重3吨,每台机车每年可少用电3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0余吨。 

  面对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对手,南车株机在技术实力与服务质量上更胜一筹。全球采购中,哈萨克斯坦原本计划采购法国阿尔斯通的机车真空阻断器。然而,阿尔斯通要价高,供货周期也不做保证。南车株机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产品,仅用了30天时间,且每台设备为客户节省近30万元的成本。如今,首台自主研制的真空阻断系统在哈萨克斯坦已运转半年,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要求。 

  在服务细节上,南车株机也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中亚多个机车项目中,从俄文的使用手册、俄系的通信电台、精通俄语的售后人员,再到机车颜色按照当地国旗颜色进行设计,无不体现南车株机为客户“量体裁衣”的理念。 

  “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每一个订单也许仅仅是从订货到交货的‘一碗饭’。但是,对于株机而言,产业链延伸到了售后养护、维修、升级等服务环节,留住客户就留住订单,‘一碗饭’就成了‘金饭碗’!”中国南车株机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监戴兵刚说。 

  如何在发展中激发潜力? 

  “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干事业要有湖湘文化的狠劲儿 

  2009年,南车株机的销售收入突破了百亿元,较上年度翻了一番,在手订单总金额达300亿元。如此优异的业绩来源于何处? 

  徐宗祥解释,除了铁路投资增加的外部因素,以及企业技术和管理不断提升的内部因素,南车株机的企业文化也很重要。“湖南人讲究‘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湘文化,干事业要有这股子敢想敢拼的劲头!”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不仅要快跑更要加速跑,不仅要在国内跑还要在全球跑,而这些都依靠企业员工的精气神。 

  “一台电力机车有5000多根线缆,2000多个线缆接头,12000多个螺栓等紧固件,全部要用手工连接,精密程度堪比外科手术医师。很多人看来,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作业精确率很难保证。”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工艺主管温建军说,在株机,没有什么是不能完成的任务。为了按期保质地完成乌车和哈车项目,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没有一个喊苦叫累,大家集思广益,做样板,统一模具定位,愣是使作业工效提高了8倍,而且作业精确率高达99.9%。 

  正是在敢闯敢拼的企业文化熏陶下,2009年3月,南车株机一举获得了国际高端市场的通行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认证(IRIS标准)证书的轨道交通装备整车研制企业。 

  从中东到欧洲,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经营,海外经营的13年间,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获邀参加六大洲、21个国家各类项目投标,产业链延伸至德国、俄罗斯等铁路技术传统强国。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家主力军,理应承担起振兴民族工业、树立中国品牌的重任,不仅要稳固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还要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赢得更高的站位。”徐宗祥表示,“转变”的目标还要设得更高:从制造到创造,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把拥有核心技术作为立身之本,占据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高地;从做大到做强,在国际分工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由本土化企业向世界级企业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