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协办的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12月4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经济网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直播。
以下为分论坛“房地产调控能否软着陆”详细内容。
刘戈(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这么多人选择房地产论坛,因为下午这个论坛也是一个PK的过程,在B1的这几个厅里面同时有好几个平行论坛,很多的嘉宾都到了,足见大家对于这个话题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在开始话题之前我来介绍一下几位嘉宾,他们是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先生;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葆森先生;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克先生;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怒波先生;光耀东方集团董事长李贵斌先生;德国威能中国区总经理王伟东先生。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今日观察》的专职评论员刘戈,由我和几位大佬一起来完成我们今天下午的房地产论坛,我们论坛的主题主办方已经列出来了,是《房地产调控能否软着陆?》,如果是硬着陆的话就是掉下来,现在我们为了有一个更平缓的对房地产事业发展的态度,提出来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
今天上午我也听了很多嘉宾的发言,主办方把原来的“新冲突”改成了“新共识”,很多嘉宾都是按照“冲突”来准备的,可能在我们的话题这里可能“冲突”这两个字显得更加的明显。也就是说对于房地产,本来我们之前没有人怀疑它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那么它的上游和下游带动了非常大的从生产到就业的非常长的产业链,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但是由于这一两年来房地产业的巨大变动,它背负上了很多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偏激的看法,有一个词出现了,叫“绑架”,因为它影响面大,所以有一句话,“是不是房地产业绑架了中国经济?”当然我想在座的几位没有人会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我们把这个话题列出来了,现在实际上我们是在这个地方,对房地产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再给它一个判断。所以我们第一个话题从这里开始,就是这个绑架的概念到底有没有?客观上是形成了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系?还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上的发泄?
黄怒波:其实“绑架”这个词大多数是来自社会情绪,政府调控含义大于实际的意义。作为房地产经济来说这么多年,实际上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快速动力之一。要说绑架的话,很多行业都可以算作绑架之列。比如说我们的钢铁业和其他行业,没有一个不是。这个背后的含义是什么?作为房地产业大家认为房价太高了,但是反过来说,做别的行业成本也很高。中国的经济整个就是在一个付出极大的能源和资源代价下成长的,同时反过来付出很大的社会成本,这个讲的就是消费者的利益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绑架,我们所有主流行业都绑架了中国经济。
刘戈:您说的绑架是捆绑,是一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思。
刘晓光:刚才怒波讲的绑架,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跟四五十个行业高度关联,如果说绑架就要看它占GDP的比重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确实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跟中国经济和政治的气候相关。给人一种看法或者一种感觉,我觉得现在这个东西来讲,到今天为止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了,很复杂。一方面是收入很低的人,一方面是收入很高的人,一方面6年以前在北京存了8千块钱的人现在是8200、8500,买了房子的人变成3万多了。
刘戈: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了。
刘晓光: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不能说是绑架了国民经济,应该说它在中国现在的历史阶段当中,它的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度都非常重要。所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角度来讲,某种意义上其实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很大。
刘戈:我理解我们之所以不说“绑定”而说“绑架”,“绑架”和“绑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都是绑起来,但是绑架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把你弄死,实际上大家用“绑架”这个词暗含的是这样一个意思。就是说如果互相之间不能够达成某种妥协的话,那么房地产开发商是可以把经济弄死的,是这样一个前提。胡总也是非常大的住宅开发商,而且在二线城市,可能跟他们还不太一样,请谈一下您的看法。
胡葆森:其实刚才刘总总结的很好,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属性,自身规模比较大,作为单行业占GDP的比重比较高,今年有可能成交额会突破5万亿,自身规模比较大,和其他产业关联度比较高,关联的产业至少在50个左右。从老百姓日常消费层面上来说,它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最高附加值的商品,我想主要从这三个属性角度来说。
刚才主持人说“绑架”,“绑架”实际上是从行为、目的到结果是违反了对方意愿的这样一种行为应该称为“绑架”,因为不是心甘情愿的跟着你走的这种情况。现在客观上有没有产生这样一种作用?我觉得实际上它的正面作用还是大的,大家看看中国的城市化,实际上房地产还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如果评价中国的城市化过去这10年或者20年是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在走的话,房地产整个行业对于整个城市化所起到的作用一定是正向的。
刘戈:您觉得绑架是不存在的,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家之所以用“绑架”这个词,除了说明互相之间一个意愿的问题,还有互相之间关系紧密性的问题,还有就是产业发展的方向问题。也就是说房地产本身重结果,而且在这个当中,更多带动的是像钢材、水泥这样一些高耗能的产业,相对而言科技含量和品牌的价值要少一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没有把中国经济向一个节能减排和更优化的方向来带动,说也有人从这个角度谈“绑架”的说法,下面请凌总谈谈您的看法。
凌克:我不知道今天媒体的朋友是不是多。
刘戈:我们这是一个半封闭的论坛,即使有媒体的朋友,我们互相之间有这样一个约定,也不会报道的。
凌克:我刚才是说的一句玩笑话,有没有媒体的朋友我们都可以讲我们的话。要是说房地产是不是绑架了中国的国民经济,我相信房地产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有没有到绑架那个程度,我们不好评价。现在如果说房价在调整,地价在调整,最着急的是地方政府,就可以看出来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确实我们从数据上来分析也可以看到,在去年中国GDP是30多万亿,房地产自己的销售额就是4.5万亿,这个比例非常高,它带动的这30多个行业的GDP就更高了。另外看固定资产投资里面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肯定占到固定资产投资20%-30%,这个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看看今天的美国就知道,美国为什么不行?有很多的市民他们都是负资产,买的房子都成了负资产,我感觉最少要拖累美国3到5年这么长的时间。
刘戈:您是说美国的房地产把美国经济成功的绑架了吗?
凌克:影响非常大。但是原因我们不去追究,有很多的原因,但是表现出来有一种现象是如此。大家看看日本也是,房地产对于日本近20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现在的情况。再接着往下走,在未来的10年,房地产对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城市化率才刚刚完成65%,完成了之后,房地产这个行业成了过客。还是要正确的评价政府从98年之后新的房改政策和这些房地产商,包括银行大家一起的努力,一起努力的结果就是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住上了比较称心的房,和过去20年做比较,在过去的20年,可能大家在一个单位里面所遇到的矛盾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分房不公平,今天已经好多了,这些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现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时点就会有点紧张,因为我们最近看到了很多的政策都是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公司想发点股票不让你发,股票的发行、再融资全部都停。你说去做做信托,其实做信托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个事情,把这些老百姓的钱集合到一起,投入到了房地产的生产过程,使这个房地产的销售数量可能有所增加,这是个好事,但是也要停掉,因为你不去投入到生产的过程,那你就去买房子,买房子的话问题就会更多,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产品,但是国家可能是在考虑信托的风险,或者投入之后这个行业获益的总额太多,也要给你控制,所以有很多的调整。还有一些就是有这些限购的条款等等,这就让我们非常担忧,我自己也有一些担忧,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实际上是不好的,我们自己要留心。
那么怎么办?我觉得还是要看大势,关于房地产的大势我觉得今后还是好的,因为在城市化没有结束之前,在人口红利没有结束之前这个市场是好的,结束了之后那个调整就是大调整。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我还是乐观的。但是我们大家在一起,我们要跟政府和银行,特别是要跟买房的这些客户在一起共同去相处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自己要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要调整心态,我们要去理解,我们发展商要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商品房都有投资的价值,无可厚非,你父亲买了一个房子传给儿子,这个也是值得光荣的,这是传承,对于一个社会也是有好处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投资也要追求长期的收益,不能想到今天买了明天就卖,我觉得这个迟早可能会吃亏。我不支持中国的资产价格那么高,因为中国现在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非常低下的一种产业结构,没有什么竞争力。我们这些产品有竞争力吗?其实没有竞争力。我们这些公司有竞争力吗?也没有竞争力。你看你穿的衣服是哪里做的?意大利做的。你戴的手表是哪里做的?瑞士的。开的车是哪里的?德国的。其实都没有中国的,中国生产的是我们穿的袜子,所以其实中国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在今天我们中国的企业都还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的资产价格不能太高,我们的资产价格上去了之后,我们这些企业都要死掉,我们还需要潜心下来再努力二十年到三十年,我们中国的企业才有竞争力。到那个时候,我们说我们这些企业可以到世界上去跟那些一流的企业竞争竞争,那个才有得一说。所以我们发展商也要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觉得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满足一个公众或者老百姓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好的,对于自己是很好的。因为你如果把你的对手都逼到绝路上去的时候,你自己也就开始走到绝路上去了。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