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蓄能行业的发展将直接左右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节奏,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为提倡节能减排,鼓励冰蓄冷空调等节能技术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不断拉大峰谷电价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等部委于2004年联合出台全国电价峰谷差政策,目前已达到4:1至5:1,国家在未来两年内还要不断拉大峰谷电价差。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际测算,当峰谷电价比扩大到6:1时,企业自身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运营费用的动力就会变得比较大。原因在于扩大的峰谷电价比使得节能设备的成本回收期变得更短。中北部地区在现阶段的峰谷电价差比水平下,客户投资回收需要3~5年,在峰谷电价达到6:1时,可以缩短1~2年,在用冷时间较长的南方地区甚至1年就可以收回成本。采用市场机制调节能源价格是企业产生节能改造的强大动力。部分地方政府也采取强制命令的方式推动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如深圳市政府把高灵桶式蓄冰技术当作“十二五”期间重大节能减碳改造技术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推广,并筛选出300家耗能大户集中签约由高灵能源实施节能改造。还有的地区陆续对采用冰蓄冷技术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即转移高峰用电一个千瓦时给予500-1000元的补贴。
我国政府对于推广蓄能领域新兴技术的决心可见一般,这既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符合国际发展潮流,节能减排、造福人类的举措,为人类共同居住的星球增添一份绿色、为下一代的繁衍生息提供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