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是外贸大市,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市。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南通农产品出口出现大幅下滑。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南通检验检疫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推进工作服务三农”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有力推动了地方出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逐步企稳,呈现复苏态势。
一、检政合作,共促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结合南通地方特色出口农产品的特点,南通检验检疫局通过充分调研、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联络与合作。今年上半年,该局先后与海安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海安紫菜加工集约化生产,扩大出口;与如东县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如东特色农产品、食品扩大出口。这些合作备忘录的签订,构建起检政合作平台,形成了工作合力,凸显了检验检疫在推动南通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据统计,今年前6月,海安出口紫菜实现创汇91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以全省1/6的养殖规模,创造出全省1/5的产量和1/4的经济效益。
二、创新模式,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南通检验检疫局选择嘉吉粮油(南通)公司和来宝谷物蛋白公司作为试点,指导企业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通过比对试验、专家现场考核等方式,对其实验室能力进行了认可。在该局认可、监管下,利用其检测资源,完成出口饲料部分低风险的品质检验项目的检测。这一新的检验监管模式,缩短了检验检疫周期,加快了通关速度,节约了企业物流成本,减轻了企业出口压力,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据统计,今年前7月,这2家公司出口饲料6.08万吨2661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6%和2.35%。
三、加强指导,拓宽企业国际新市场。南通是我国肠衣出口的重要基地,年出口创汇达8000多万美元。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南通肠衣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南通检验检疫局发挥认证监管服务功能,多次组织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讲解输入国的最新准入标准,帮助指导企业获得国外卫生注册,拓宽国际新市场。经帮扶,今年上半年南通新增出口肠衣欧盟注册企业3家,巴西注册企业11家。至此,南通共有欧盟注册肠衣企业11家,占全省总数的58%,巴西注册肠衣企业11家,占全省总数的61%,加拿大注册肠衣企业7家,占全省总数的64%。在当前不利的外贸出口形势下,今年前7月,南通出口肠衣262批4563.5吨,与去年同期比增长3.56%和12.38%。
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通地区出境木质包装生产企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南通检验检疫局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完善“出境木质包装互动平台”、加强企业人员培训等多种服务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了出境木质包装使用率的提升。据统计,今年前7月,该局共监管出境木质包装10.48万件,同比增加8.07%。
与此同时,为促进在金融危机中受损严重的竹木草制品出口贸易的恢复,该局加大了对新增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新申请注册的企业做到随报随审,手把手帮助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围绕溯源设立原始台帐和记录、收集国内外标准和法规、培训协管人员等。目前,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数量已从年初的14家恢复到26家;出口批次也从年初的40批次上升到5月份的100批次,并逐月回稳。
五、落实政策,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南通检验检疫局认真研究国家质检总局减免检验检疫收费政策,确保落到实处。今年前7月,该局共为辖区内农产品出口企业减免检验检疫费用44.57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产品出口成本,提升了企业出口信心。
(责任编辑:裴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