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 导航条 > 正文

社会共治理念由来

2014年05月09日 11:50   来源:CE.cn   

  社会共治 

厨房开放日        

基层食品安全宣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社会共治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一理论成功地突破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二分法的思维界限,在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现象时,引入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第三方,使三者形成一个良性互动,促进三者的优越性都得到发挥,高效合理地分配社会利益,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生,社会结构随之改变,社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社会成员已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参与社会治理有着明确的利益诉求和权利意识。 

  2013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挂牌成立,食品监管由原来的多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面对我国吩咐繁杂的监管现状,我国适时提出了社会共治理念:要在强化政府监管的同时,唤醒和激发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和全社会的正能量,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引导政策,使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机制化、长期化。

协会自治 

  “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社会格局的共治形成不但使公共管理方式更加民主、科学,公共管理更加高效、廉洁,而且有助于还权于民,回答了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互动的改革命题。对于第三方而言的百姓既是食品安全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食品安全犯罪的直接受害者,又是检举揭发、监督举报食品类犯罪最广泛、最直接的社会力量。协会、企业、新闻媒体地位的提高和政策的保障也促进了社会共治理念的形成和落地,多方共同参与意识的提高更加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大宣传 

  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不理性,首先是媒体的不理性。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会议召开,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给我国科学报道食品安全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政策支持,也更加有助于群众全面、客观地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各方的积极参与 

  食品安全治理属于社会管理范畴,食品安全风险的多样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单纯的监管执法。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亟需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更缜密的法律制度设计、更先进便捷的技术创新,也需要诉求正当利益的监督制衡机制。我国支持学术界、法律界、科技界更多的参与食品安全理论和实践,鼓励广大消费者、媒体更多地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支持社会团体、协会组织、同业商会更多地开展行业自律和依法主张自己的权益。  

  12331投诉举报电话

  12331是全国开通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反映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违法行为,以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当前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基本已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受理本区域的举报。负责单位接到投诉举报后,会统一编码管理,专人负责,并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投诉举报对象及违法行为明确,并属于本行政区管辖的,应予受理。全部办结的期限一般为60日,情况复杂的,延长期不得超过30日。除电话外,单位、个人可通过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监管部门。

(责任编辑:韩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