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信息化时代企业如何赢

2009年11月24日 09: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

  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海尔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谓的商业模式就是一条:能不能创造客户价值。

  海尔所做的是怎样使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到创造客户价值上,怎样能够协同起来。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提出来的挑战就两个字———速度:看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企业来讲,速度是制胜的关键,能在第一时间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到和用户的零距离,你就赢了。

  这其中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先要做“企业的信息化”,然后再提升到“信息化的企业”。现在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求做信息化,其实是做不到的。拿海尔来说,做信息化也费了很多周折。比如库存问题,我们在做信息化流程时库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我们提出“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信息化。我没有库存,但是用户要的话我可以马上送给你,用户不要就不会形成库存,实际上就是全流程的再造。比如研发,今天研发的产品必须是六个月后用户的需要。

  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家电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是64天,海尔在2008年初库存周转天数是32天,经过我们的流程再造现在已经降到3天。这个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我们的销售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咬着牙坚持,把全流程的信息化都做起来了。

  海尔的零库存做到现在,做到了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后不是放在仓库里去,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而不是像很多企业为仓库采购、为仓库销售,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企业信息化从这里切入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做的。

  再往上做就是“信息化的企业”,怎么做我们也正在探讨。“企业的信息化”相当于以企业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信息化的企业”相当于把企业放到全球用户需求的链条中去,你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应该更快地在这个链条中进行运转。海尔要做的是怎样从制造型的企业转化为服务型的企业。

  安德森在《长尾理论》里有两句话,非常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企业应该是低成本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它”。所谓的低成本提供所有的产品,就不是中国企业现在大规模制造,而应该是大规模定制。因为大规模制造一定可以做到低成本。而大规模定制时,虽然是大规模,但是要定制很多型号的产品,还要实现低成本,这对中国企业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

  现在用户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全球很多企业,要高质量地帮助用户找到他需要的产品,要求企业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讲,从现在开始,就要通过抢抓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机”来实现转型。

  我们现在具体探索的就是“虚实网结合”,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所谓“实网”就是“最后一公里”,也就是鼠标加及时服务。用户在互联网上点鼠标之后,我们应该是第一时间送达,这就需要跟“最后一公里”的实网————物流网、营销网、服务网等结合。现在,在实网方面我们正在努力地往前推进,因为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扩大内需主要是农村市场,但是这个网络深入下去有困难,所以我们从县、乡、村一点点往下铺。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