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国际经济 ·数据中心 ·时尚生活 ·科技频道 ·CE读书 ·中国图片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国航VS东新恋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东航8000字檄文反击中航 称中航有两大违规嫌疑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07日 07:22

image

 

    东航称,中航在东新合作即将表决前一天发表相关声明,有误导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投反对票的嫌疑 

    东航昨天以“少尹口”为名,向早报发来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文章《中航扩张或止于“东新合作”的高墙下》,对中航此次阻击新航入股东航进行反击。

    没有贱卖

    文章首先强调,此次东航引进新航,不存在“贱卖”的问题。“贱卖论”的核心,是指缺乏公平性、透明度、指标性的交易。因此,“贱卖论”是特定环境和时点的产物,是不能涵盖以公开市场标准交易的资产买卖,否则,只要是涉及国有资产转让无论价格高低,都可以安上这顶帽子。

    同时,东新合作项目的审批,国家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避免在关键领域和行业为外资所控的风险,也做了制度上的安排,比如外资入股比例的限制、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地位的坚持、外资管理人员的进出限制等等。因此,外资危害论是不足取的。

    文章称,中航集团一方面指责东新合作是“国有资产贱卖”,另一方面却联合国泰航空共同参与收购。众所周知,国泰航空虽然注册地在香港,但是该公司是一个以英资为代表的公司,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国泰航空还扬言要将国泰总部迁移至英国,企图阻碍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

    而且,2006年国航香港上市时,中航集团未经允许私自将香港港龙航空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了有竞争性的国泰航空公司。而港龙航空的成立是离不开中国民航当局和国内航空公司的全力资助,目的就是抗衡国泰航空在香港的垄断地位。中航集团将港龙股权悉数转给国泰航空,是为一己私利。

    中航有越权嫌疑

    文章称,中航集团有代替国资委行使股东权力的嫌疑。中航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其股东是唯一的,真正持有人是国务院授权国资委行使控股权力,而中航的管理层仅仅是其资产经营代理人。

    而根据2007年7月1日国资委颁布施行的《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中航集团可以授让上市公司股票,只要不超过总股本的5%上限,只需每年度元月31日前报国资委备案。但是这仅是指对经营管理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安排,并没有对国资委就行使重大决策权力的让渡;中航集团试图用持有股票的方式间或冒用市场原则代行真正股东权力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禁要问国资委,国资委对行业重组或涉及重大投资决策是否已经将权利下放给了中央企业;若不是,国资委行使国家出资人权力是否有所懈怠。”

    中航两大违规嫌疑

    文章称,中航集团从2006年就开始在香港市场收集东航H股,到11月29日持有了12.07%。而国有企业能购买股票的规定,则始于2007年7月1日国资委发布的《国有企业受让上市公司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中航集团在此前大举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涉嫌违规,使值得探讨的。

    另外,中航集团购买境外股票所动用的外汇资金,是否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也是值得探讨的。

    文章称,2005年,“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因违规借贷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使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

    阻击后果严重

    文章强调,东新合作有可能被狙击,或许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中国政府信用将受损害,同时将影响国企改革方向。

    市场人士将对政府监管能力的质疑———即国有股所有人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提出质疑。中航集团未经政府许可,私自联合境外投资者持有同一大股东旗下公司的股票,并在有关方面一再警告下不断增持持股数量,这明显有挑战政府监管的意味。

    政府间的合作成为不确定。东新合作是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共同关注的合作项目,国航可以为了一己之利损害两国经贸合作的国策,其行为是值得探讨的,只要东新合作出现偏差,中国政府将无法自圆其说。

    此外,东新合作一旦受阻,若继续合作或许会提交新合作方案,这样将不可避免地提高注资成本,中国政府亦将提高相关注资成本。

    同时,此举将影响国企改革的方向。中航的模式是提倡垄断,消除竞争,将不利于国企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夹杂管理层政治愿意

    文章称,中航一直坚持狙击东新合作项目,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一是上海的地域优势,让中航割舍不下,二是东航的人才和技术、服务优势,三是满足中航发展模式的需要。

    但除了上述一些原因外,还夹杂着中航集团管理层一些政治上的愿望,包括:业绩实现后的形象宣传、政治生命的延长等。

    现在中航集团试图通过媒体和小股东影响政府和国资委,进而使政府改变初衷,允许中航以各种形式介入东航的引资活动,从而实现中航集团制定的发展模式,独霸国内天空的梦想。

    文章这种想法是值得推敲的,东新合作作为国企改革的探索是政府众多部委共同商讨决定、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不可能有改变的余地。中航集团试图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迫使政府改变改革国企的尝试,也是幼稚的。文章最后引用了温总理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讲话:“……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如果变了,就会贻误国家的发展,丧失人心。”

 
来源:东方早报
相关新闻
 ·中航已握有超过1/3反对票"东新恋"缘尽 ·东航股东大会今日召开 "东新恋"恐怕要成为泡影
 ·同为国资立场不同 "东新恋"为何多波折? ·“东新恋”迎来大考 东航重组面临三大变数
 ·"东新恋"迎来大考 东航重组面临三大变数 ·东航六大质疑针对中航新方案
 ·东航争夺战:市场之争背后的战略之战 ·东航8000字檄文反击中航 称中航有两大违规嫌疑
 ·东航、海航上调国际航线燃油附加费的征收标准 ·国资委:新航入股东航恋应遵循市场原则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谢亚龙下课"域名遭抢注 成流行词全球传播(图)
·潘石屹不惧质疑逆市涨价 称处境与他人完全相反
·彭丽媛在维也纳演绎木兰诗篇 获授荣誉证书(图)
·龚方雄:尚有1000亿减税空间"外储管理要有创造性"
·创业板 早推还是晚推?
·电子商务用户转战搜索引擎 巨擎经历"过冬"考验
·减税呼声四起 专家:当前是个人所得税减税好时机
·布莱尔: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一个新纪元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商务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