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国际经济 ·数据中心 ·时尚生活 ·科技频道 ·CE读书 ·中国图片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 > 经验篇 > 正文
 
装备振兴步入纵深 自主创新成果涌现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04日 15:39
宋时飞
    近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振兴捷报频传:

    一个是,一重集团公司相继获得中国船级社和英国劳氏船级社等方面认可,这标志着一重集团已具备了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锻件的制造能力和资质。另一个是,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建设项目”在铁西开工,此举将推动沈阳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更上层楼。

    “我国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地位突出,”前不久召开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宣传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明确表示。

    刚刚过去的2007年里,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一的装备制造业,着力进行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向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要求,不断迈进。

    集聚变出个“新铁西”

    座谈会上,张国宝在介绍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时,把“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明确提了出来。他表示,沈阳铁西等老工业基地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积聚地正在形成,要素集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张国宝指着大屏幕上的铁西区“旧貌新颜”图片对比,特地表示,希望记者朋友们到铁西看看走走。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铁西的发展很是“吸引眼球”。记者从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综合组了解到,2006年,沈阳市铁西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同比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0亿元,同比增长39.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6亿元,同比增长34.4%。辽宁省政府的一份报告认为,铁西新区已成为“老工业基地的璀璨明珠”。

    实际上,“铁西现象”只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的一个缩影。眼下,一幅“集聚效应之图”全面铺开,眉目清晰:

    ——上海正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努力将临港和长兴岛打造成为以超、大、重为特色的重大技术装备基地;

    ——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将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强省战略的新支点,加快扶持发展;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连“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积聚地也正在形成。

    记者注意到,我国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不仅有“支柱产业地位突出”、“集聚效应初显”,更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比如,在广受关注的体制改革上,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大部分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减负、减员、剥离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与此同时,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批由大学和科研院所创办、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高科技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自主创新成果涌现

    张国宝把发言的重点之一置于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上——“近几年,我们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通过确立国产化依托工程,组织统一对外谈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实现了部分重大装备首台套的生产,扎实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增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发电设备的发展,很能体现自主创新的成果。目前,国产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已并网发电。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批量生产,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些性能指标超过了国外水平。针对北方缺水地区研制的30万、60万千瓦空冷火电机组及大型空调设备已实现国产化,较常规水冷机组节水75%以上。另外,60万千瓦核电机组国产化率可达70%,一些关键部件已实现国内制造。

    此外,在冶金设备、石油化工装备、水泥成套设备等领域,我国装备制造业也都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

    但记者也在采访中获悉,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仍有一些尚待完善之处。比如,一些企业只重视设备进口而忽视技术引进,或重视技术引进而忽视消化吸收,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再如,研发资金投入不足。资料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为1∶0.36,而工业发达国家通常是1∶3。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节能减排机遇

    张国宝介绍说,我国将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把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继续引向深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我国将以16项重点装备领域为主攻方向,以国家重大工程和大宗设备订单为依托,研发制造与使用运行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国内分工协作与统一对外谈判招标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

    在高效节能减排装备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上,推广应用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设备和生产工艺,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装备制造业将抓住机遇,抓紧研制适合市场需要的设备,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还将提升企业实力、完善行业发展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扶持企业做强做大,积极为推广使用国产装备创造条件,并努力营造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社会舆论氛围。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相关新闻
 ·挺起民族脊梁 黑龙江代表谈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企业加速上市 借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
 ·2007中国军情盘点:我军装备第四代空空导弹(图) ·美军战争开支逼近150亿美元/月 装备升级是主因
 ·上海:国际警用反恐装备及安防科技展会开幕(图) ·人性化新装备有效改善基层部队的野战生活质量
 ·中国西部举办国际警用装备展览会 突出反恐防暴 ·我国将投4500亿元建设核电 装备制造业迎来良机
 ·解放军装甲师野战指挥网和无人机等新装备联网 ·展望三军演兵场 新装备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热点新闻评论
·"谢亚龙下课"域名遭抢注 成流行词全球传播(图)
·潘石屹不惧质疑逆市涨价 称处境与他人完全相反
·彭丽媛在维也纳演绎木兰诗篇 获授荣誉证书(图)
·龚方雄:尚有1000亿减税空间"外储管理要有创造性"
·创业板 早推还是晚推?
·电子商务用户转战搜索引擎 巨擎经历"过冬"考验
·减税呼声四起 专家:当前是个人所得税减税好时机
·布莱尔: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一个新纪元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商务地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