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九个一”体系引领消费维权新范式 2025年黑河市消费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2025年10月31日 15: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成立消费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出台7项配套制度、全市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20.18%,平均处理时长缩短30%,群众满意度攀升并稳定在95%以上……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管局交出的这份消费维权“成绩单”,用扎实数据生动诠释了该市自2025年4月获批全国优化消费环境工作试点以来的显著成效。

面对消费纠纷调解这一民生“必答题”,黑河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九个一”消费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将政策试点文件切实转化为群众可观可感、可享可及的治理成果。

体制创新:从“多头管理”到“协同治理”

“以前投诉得跑好几个部门,来回折腾还耗时间;现在不管是去商圈里的‘一站式’服务站,还是打个维权电话,很快就能有回应、把问题解决!”黑河市民王女士谈起消费维权的变化,语气里满是认可。不久前,她因网购家电的售后问题寻求帮助,当天就在服务站完成调解,顺利拿到了合理赔偿。而这样的便捷体验,源于黑河市在消费维权体制上开展系统性重构、推进整体性创新的务实行动。

试点工作启动后,黑河市迅速成立由副市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出台配套制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彻底扭转了过去消费维权“职能交叉、资源分散”的困局。通过整合消费者协会、消保科与12315热线职能,创新打造“三消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投诉“一站受理、分类转办、全程跟踪、实时反馈”。

截至目前,试点已覆盖3个县(市),建成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站3个、招募维权志愿者20名,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维权服务网络。

服务升级:从“群众奔波”到“服务上门”

“真没想到,党员调解员上门半小时就帮我把问题解决了!”嫩江市居民李大爷因所购食品临近保质期与超市产生争议,社区党员维权服务队迅速响应、现场调解,超市当场办理退货并予以补偿。

黑河市坚持将维权服务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推动维权网络向基层延伸。在重点商业街区、五大连池风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一站式”服务站,提供投诉受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全流程服务,实现“小事不出商圈、纠纷就地化解”。嫩江市创新推行“党建+消费维权”模式,设立11个党员先锋岗,党员带头开展普法宣传和纠纷调解,推动消费纠纷自行和解率突破90%。

针对餐饮、快递等投诉高发领域,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委托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专项调解与风险排查。2025年以来,餐饮类投诉同比下降37%,快递类投诉降幅超30%。

机制突破: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多亏了‘一站式’化解中心,否则我的身份被冒用问题真不知何时能解决!”齐齐哈尔市民张先生因身份信息在黑河市被多家企业冒用,导致社保无法缴纳,辗转多地求助无果后,黑河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启动跨部门协查机制,联合相关单位专题研判,查实涉事企业冒名登记事实,依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启动“5+1”联调机制,依法撤销虚假登记,帮助张先生解决问题。

这一案例正是黑河市构建多元共治新机制的缩影。今年7月,黑河市成立消费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含退休法官、律师、高校师生的专业调解队伍,打造“张哥调解”个人品牌工作室。同时,创新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维权响应机制,推动消费维权融入基层治理。截至目前,黑河市消费者协会高效分流20%行政投诉压力,实现“多方协同、共治共赢”。

跨境拓展:从“境内服务”到“跨境协作”

“俄语服务太周到了,我的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俄罗斯游客伊万在黑河某商场购买电子产品后发现有质量问题,通过俄语维权热线求助,当天即完成退款。

作为中俄边境重要口岸城市,黑河市常年接待大量俄罗斯消费者。针对跨境维权痛点,该局配备2名专职俄语接线员、2名俄语法律顾问和1名俄语志愿者,提供从咨询、投诉到调解的全流程俄语服务。

此外,黑河市已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正式签署《中俄跨境消费维权合作书》,建立“专人专岗、快速响应、定期会商、联合宣传”四项合作机制。这一机制已快速落地见效——此前,俄罗斯游客安娜在景区购物时遭遇价格争议,通过该机制不仅顺利拿到差价退款,还收到了商家的诚恳致歉,她由衷赞叹:“这里的服务让人放心!”据了解,目前,黑河市跨境消费投诉平均处理时间已缩短至2个工作日,俄籍消费者满意度达100%,为全国边境地区跨境消费维权提供了可复制的“黑河经验”。

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九个一”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放心消费在黑河”品牌,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优化消费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