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春运新纪录:流动的中国,跃动的活力

2025年02月24日 21:42   来源:咸宁新闻网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25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0.2亿人次,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是国家活力与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生动写照。

  90.2亿人次,这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它背后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梦、无数游子的归乡情。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这40个日夜的流动,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汇聚着人们对家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它彰显了流动中国的澎湃生机与活力,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经济在逆境中砥砺前行、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那么,这超90亿人次的纪录是如何达成的呢?答案或许可以从那一张张便捷、安全、智慧的立体交通网络中寻找。从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到全长164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再到广西最长的跨海大桥龙门大桥……这些重大项目的相继建成通车,不仅为春运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行条件,更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达600万公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这些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如同一条条血脉,将全国各地紧密相连,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而在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的背后,科技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多架C919飞机首次投入春运,不仅为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乘机体验,更搭载了中国民航首个自主研发的飞机健康监控系统——南航天瞳系统。这一系统的应用,让飞机的运行状态得到了实时监控和预警,为春运的安全保驾护航。此外,无人机巡航作业模式、智慧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等“黑科技”,也让春运的道路更加畅通无阻。

  然而,春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场关于人情味、关于温暖的迁徙。在春运的旅途中,我们看到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昼夜坚守,看到了无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默默守望着人们出行的条条通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才让我们的春运之旅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当然,这超90亿人次的纪录背后,更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自驾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更让人们拥有了更长的假期时间和更丰富的文化活动。人们不再只是回家探亲访友,更愿意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去追寻“诗和远方”。这种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和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超90亿人次的春运路上,积攒着继续前行的憧憬与力量。新的一年里,流动的中国将继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郭小峰)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