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全国多地迎来春运返程高峰,学生流、务工流、通勤流形成叠加,成为了出行主力。为此,铁路部门主动应变、对接实际,采取“一日一图”,动态加开夜间高铁,提高临客列车上线率等措施,满足出行旅客最大需求。
火车千里驰骋的背后,离不开安全平稳的支撑。北京车辆段作为北京铁路部门唯一的客车车辆段,始终以打造标准化规范化首善之段为目标,被称为“火车4S店”,这里的工作人员被称为“火车医生”。他们秉承“修车想着坐车人” 的检修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依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管理思路,将“深化检修管理、强化质量保证、保障行车安全”作为系统建设重点,积极适应铁路发展和装备现代化的需要,搭建了客车精准化预防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铁路旅客列车运用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及时、准确研判旅客列车故障隐患,为列车“疾病”有效治疗打造现代化“医疗平台”。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新时代下,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依托搭建的现代化“医疗平台”,调度大厅内,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声声入耳,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青年“医生”在对列车进行全面“拍片” “问诊” “体检”,繁忙春运的背后,他们夜以继日、坚定执着,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他们以无悔的青春续写奋斗的华章,将合家团圆留给亿万旅客,让回家路更平稳、更安全。
安全行驶没有终点,安全抵达没有捷径,保障旅客列车安全行驶,护送每名旅客安全抵达,是铁路人责任与担当的体现。旅客列车安全抵达目的地后,需要进入“火车医院”进行定期检修和运用维修。根据“医生”的诊断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制动闸片不能小于5毫米、DC600V单车漏电电流不超过100mA、同侧静态轴温温差<5℃、列车设备不能松动、脱落等等标准,是他们日常检修的规定动作,同时北京车辆段采用工人干、工长验、干部督联合验收模式,加强故障处理闭环管理,确保列车出库质量达标。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反映着标准的严格和安全的严肃,更是北京车辆段重视薪火相传,注重年轻队伍培养,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
众所周知,厕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标志。北京车辆段认真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列车终到进入检修场地后,“消化科医生”及时将厕所污物进行处理,定期对厕所设备维修保养。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式下,第一时间进行消杀处理,有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作为入路后真正意义上的春运,年轻铁路人身上的学生稚气早已退却,刺鼻难闻的气味并不能阻止大家高昂的工作热情。
此外,北京车辆段担当检修任务的“健康快车”,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6站点,免费帮助沿途22万余名贫困眼疾患者恢复视力、送来光明;开行的时速160公里的X111/X102次行邮班列助力“双11”物品运输;公益性慢火车惠及京津冀三地百姓,体验新时代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浓厚温情。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时代下,无数铁路工作者绘就安全万里新画卷,车轮滚滚永向前,载着人民向着春天出发,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为旅客出行营造安全、有序、温馨的美好体验。(顾超博)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