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一拔,再见即是明年”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团聚的时光总是那么幸福,又如此短暂。在亲朋好友的不舍中,广大奋斗者纷纷开始收拾行囊,带着父母的期待,朝着那承载梦想的城市出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了应对春运返程客流量增长,交通部门全力以赴,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配运力资源,增开旅客列车,全力以赴确保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在客流密集时段,开设进站通道,守护每一个人的旅途,彰显了铁路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乘高铁、搭飞机、坐大巴,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熟悉的春运背后,彰显了奋进中国的磅礴活力。如何确保人们走得了、走得好。在这个春运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铁路部门作出的努力。比如,在上饶站台上,铁路工作姐妹的简单拥抱;为跑丢鞋子的男孩缝制“小暖靴”的列车员;在央视新闻春节海采里,简单一句“想考上列车长”的职工。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守,更是奠定了“流动中国”温暖的总基调。
美好旅途,处处皆是温暖。不断优化的旅途服务,精准聚焦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出行的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贴心。高铁静音车厢、电子客票全覆盖、儿童票新规……一项项规定的完善和出台,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一项项服务升级的背后,都让我们感受到铁路部门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路,还是那条路,但不再是焦虑的旅途。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通达偏僻山区的“慢火车”,这些交通运输的“硬支撑”,连通起来人们出行的“软服务”。改变是出行体验,不变的服务初心。如今,铁路网越织越密,为每一个奋斗者畅通了梦想“通道”,激励着我们携手同行奔赴新征程。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每一次的奔赴,每一段温暖的旅程,将让我们逐梦这个美好时代。(王玉)
(责任编辑:佟明彪)